第八章 管天管地:從穿衣戴帽到婦女發型(第5/5頁)

  《左傳》雲: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專制統治要求泯滅人的自尊、獨立、平等意識,使人認不清自身的獨立價值。而作為專制統治的重要手段,等級制度的最大作用是把全國人民都納入一種從屬關系,使每個社會成員都附屬於一個權力結構,強調人的不平等,強化每個人的身份意識,使屈服、順從、奴性成為被統治者的突出性格,讓每個階級的人都有充足的機會來培養奴性。正如朱元璋在《禦制大浩續編》中所說:“天尊地卑,理勢之必然。富貴貧賤,神明之鑒焉……所以官有等差,民有富貴,而至賤者也豈得易為而用乎。”

  只有這樣,社會秩序就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等級制度時刻提醒人民,任何事物也不能超越於政治權力之上。特別是,經濟權力必須絕對屈從於政治權力之下。即使你富可敵國,如果沒有級別,沒有政治地位,也只能住三間小房子,不許穿綢穿紗。如果商人階層想要獲得人們的尊敬,他必須花錢買官,起碼也要買一個閑職,比如什麽“登仕郎”,才有可能。如此,才能“富者富安,中者中安,下者下安”,實現大明王朝的“禮法之所治也”。

  不要嘲笑朱元璋。在今天,哪一級官員坐哪種牌子的小汽車,什麽級別分多大的房子,為了爭追悼會的“格”,家屬和單位曠日持久地鬥爭……這些現象,每個人都是司空見慣。

  因此,對於那些不懂禮數的人,朱元璋的不客氣程度超出人們的想象。

  馬皇後是大腳,於是有好事之人,在墻上畫了幅大腳婦人懷抱西瓜的漫畫,意思是“淮西婦人好大腳”。朱元璋查不到作俑者,就把一條街上的居民統統殺光。

  對於那些懂禮數的人,朱元璋則不吝獎勵。皇帝身邊有一位姓杜的修容匠。有一次朱元璋見他把剪下的指甲都用好紙包了起來,就問他這是幹嘛。

  杜某回答說這是聖人身體的一部分,哪能隨便丟掉呢?我包好了拿回家,恭恭敬敬地收藏起來。朱元璋不信,把杜某留在宮中,命令衛士到杜家去搜查。杜家人從佛閣裏拿出一個朱匣,裏面裝的就是朱元璋的指甲。朱元璋聽了衛士的匯報,很高興,贊揚杜某懂“禮”,馬上提拔為“太常卿”(九卿之一,主持禮儀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