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逢亂世:饑餓兒童朱重八(第3/10頁)

  朱五四剛剛八歲就隨父親從南京逃到江蘇盱眙,娶妻生子後又搬到安徽五河,隨即搬到靈壁,不幾年遷到安徽虹縣,五十歲上又搬到鐘離東鄉,這一次他住的時候最長,在那整整生活了十年,並在這裏生下了朱元璋。朱元璋十一歲那年,再遷到西鄉,過了一年,又遷至太平鄉孤莊村(今安徽鳳陽縣治西南約十裏處的二十營)。總計朱五四這六十四歲的一生,凡七次遷徙。在每一地,最長不過十年。

  並不是這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喜歡浪蕩,實在是以江淮大地之遼闊,卻難以找到能養活他這至卑至賤一戶草民的幾畝田地。種自己的地種不起,只好給人當佃戶。《明太祖實錄》說朱五四“勤儉忠實”,老實巴交,帶領一家人起早貪黑在佃種的幾十畝地裏辛苦刨食。然而年終算賬,大半糧食給了地主,剩下的還是不夠吃。加之五四在一路搬遷的過程中,又不斷生兒育女,負擔越來越重。一年到頭辛苦所得,怎麽也填不滿越來越多的嘴。更可氣的,是有時候租種了一片生地,好不容易用血汗把它伺候熟了,一家大小終於吃飽了幾天,地主卻馬上跑來加租,如果不同意,結果只能是被奪佃趕走,另尋出路。搬了一輩子的家,吃了一輩子苦,流了一輩子汗,卻總共也沒有吃過幾餐肉飯,穿過幾件不帶補丁的衣服。

  當然,汗水絕對不是白流的。朱五四一輩子當牛做馬,換來的是六個兒女一個個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元璋的大哥娶上了媳婦,給五四生了兩個孫子。二哥、三哥雖然倒插門,好歹也算成了家。兩個女兒也都出嫁了。雖然兒女們個個都是文盲,注定一生都要在半饑餓中度過,但朱氏一門的血脈,在中國大地上,終於又進一步發展壯大,在這片絕大多數人都艱難求食的土地上,頑強地擠出了自己的一塊生存空間。這不能不說是生物學意義上生存競爭的重大勝利。

  可惜朱家列祖列宗不及親見他們的孝子賢孫朱元璋在生育競賽中後來又取得了何等驚人的成就。朱元璋稱帝後,把朱氏家族所有潛在的生育能力發揮到了極限。他本人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他又鼓勵自己的後代多生子女,不必承擔任何工作,只需按人頭領俸祿。於是,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我們在史書中見到山西巡撫楊澄籌上報的一個令人吃驚的消息:晉府的慶成王朱鐘鎰又一次刷新了老朱家的生育記錄,到這一年的八月即生有子女九十四人,孫一百六十三人。

  慶成王一府的人口增長,僅僅是明代皇族人口爆炸的一個縮影。據史學家王世貞估算,每十幾年,明宗室人數增加50%。另據徐光啟推算,明宗室人數三十年左右即增加一倍。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於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宗室人數總共五十八人,永樂年間增至一百二十七人,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增至一萬九千六百一十一人,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又增至八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而據安介生等人口史專家推算,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繁衍到近一百萬人之多。如果大明王朝能“再活五百年”,那麽朱姓子孫遲早會壓塌半個地球。

中國人的生育激情

  為什麽傳統時代的中國農民有這麽強烈的生育沖動?

  舊時代的人生活離不開家族。人多勢大的家族往往恃強為勝,占盡上風,人丁孤單的弱族則往往處於受淩虐地位。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自然多多益善。生存競爭的需要使舊家族產生一種無限擴張人口的內在沖動。

  傳統時代的中國人,被鎖定為傳宗接代鏈條上的一個環節,被篆刻為祠堂牌位上的幾個漢字。傳統家庭中,家長是絕對的權威。因此,多生養子孫,是實現和擴張這一權威的最重要方式。小時候,小孩子間最常見的罵人方式之一就是宣稱“我是你爸爸”,對手的回報當然是“我是你爺爺”,雙方就這樣在輩分上無限累加上去。當然,另一種路徑是由“我操你媽”以及“我操你奶奶”無限上溯。傳統相聲以及現在的二人轉中,在輩分上占對方的便宜似乎永遠能換來大面積的笑聲。

  就像魯迅所說,最無能的人,也總可以生幾個孩子來顯示權威,不至於淪落到絕望的谷底。無法實現“向上意志”,那麽就向下用力,多生孩子。

  雖然聽起來有點荒唐,這是不是也可以作為解釋中國人生育沖動的一個心理原因?至於孩子生下來,能不能受到教育,未來的生活能不能幸福,似乎不是他們認真思考過的問題。所以,盡管一生都是顛沛流離,朱五四還是不遺余力地像倭瓜甩蔓一樣東一個西一個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