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 長河落日 十五 王道苦門

將軍德川秀忠到二條城的時候,德川家康的精神出奇地好。他隱藏了內心的憤怒,道:“已是隱退之身,卻仍把將軍叫到這裏,本是不合規矩,但望你念在我已經老朽的分上,多加體諒。”這是他與秀忠說的第一句,話裏透露著無限威嚴。

父親仍在意秀賴之死!秀忠有些不知所措,原本他也無違背父親的意思,但若真放過秀賴,日後如何治理天下?他所慮已非一二日。於是,他便讓諸將無需壓抑對秀賴的怨恨,而將其逼到自殺絕境。但,千姬仍然活著,此事卻成了他心中負擔。千姬為秀賴和澱夫人求情之時,秀忠感到的不僅僅是困惑,更是狼狽。秀忠本已深信,大坂城破,千姬必隨夫君赴死,他心中亦早有準備:兄長信康在信長公令下切腹自殺時,父親悲痛不已,與之相比,自己失女之痛又算得了什麽?他甚至寫了一封書函給留在江戶的阿江與,對她諄諄開導。然而,千姬得救,秀賴和澱夫人卻已不在人世。澱夫人與阿江與乃是同胞姊妹,對阿江與來說,澱夫人母子之死絕非她所願。

“不敢,孩兒也正想來看看父親,今日能睹慈顏,欣慰之至。”秀忠愧道。

“將軍啊,本來,在戰爭結束以後,我已想把善後之事都交與將軍,自己先回駿府。可後來轉念一想,還有不妥。”

“父親的意思……”

“這樣,對將軍便是不夠忠誠。早早撤退,不過是我太任性。我時常對大名們說,為了建成太平盛世,大家悉應努力效忠將軍。但我只想趕快返回駿府,實屬怠慢……”

“但是,父親已這麽大年紀了……”

“你不用安慰我。此戰之中,偌多人不惜性命為幕府奮戰,德川家康也不能例外。故,我想讓將軍將戰後諸事交與大名,盡快回到江戶料理政事。我暫留在這裏,若萬事進展順利,自會稟告將軍,然後再回駿府,還望將軍應允。”

不僅僅是秀忠,在場的土井利勝和本多正信等人一聽,莫不面面相覷。

“此事就這樣定了。還有一事,此戰中,必須處罰一人……”

“處罰?”

“是。松平上總介忠輝……”家康的聲音有些顫抖。秀忠不明父親的意思。忠輝在此戰開打時遲到一事,確是事實,但他乃是跟在伊達政宗一旁,而伊達也在關鍵的時候奮勇殺出,與敵血戰。忠輝僅是遲到片刻,為何非要處罰不可?若要處罰,忠直的急躁冒進更應責罰,父親到底在想什麽?秀忠大為不解。父親突然決定讓他先回江戶,更讓他感到不可思議。

秀忠感到必定發生了何事,遂慎重問道:“恕孩兒鬥膽,上總介做了什麽讓父親不快之事?”

“將軍,你覺得為父是那種因一己悲喜而對人大施賞罰之人?”

“不,孩兒絕無此意。”

“是啊,若是讓我感到不快,我忍忍便是。但事關國家大事,就絕不能忍耐了事。我現在正為開創太平盛世而煞費苦心。”

“是。”

“首先,必須分清公私,絕對不可將二者混為一談。”

“那……忠輝犯了何錯,以至於必須受到懲罰?”

“第一,他本是年輕力壯之人,卻怠慢行軍,未趕上道明寺之戰。這難道不是過錯?”

秀忠松了一口氣,對於此事,他也不滿,但若僅僅如此,他只要替忠輝說幾句情,事情便可了了。

“這笫二個錯……”家康頓了一下,“他仗著與兄長的情誼,不顧自己不過一介領主,竟無禮屠殺將軍家臣。”

“啊……”

“事情昭然。就連他生母也曾抱怨,此子性子太烈。對於他這種任性妄為之舉,倘置若罔聞,法令勢難得以施行。”

“哦……”

“第三個錯,比前兩個更是嚴重。”

“還有第三個麽?”

“將軍,事情既已發生,豈能視而不見?昨日,我決定進宮向皇上辭行,本欲令忠輝隨行,已提前得到了皇上恩準,誰知忠輝竟拂我之意,擅去捕魚,置我於尷尬境地。此乃無法無天、大逆不道之舉。”他厲聲說道,環視一眼眾人,“你們可知,太閣兒子犯了過錯,我忍痛責罰了他。但,我的兒子若犯了過錯,我卻視而不見,有何臉面以對天下?”

秀忠突然臉色大變。

“常思己過,勿怪人非。”家康仍不疾不徐往下說,“即便不如此,人也總喜造謠生事。世人若以為我是拿人失敗來自我安慰,以求掩飾過失,認為大禦所和將軍都徇了私情,天下自此便沒了規矩。世人若皆有此念,法令必荒頹。故,必須不分公私,對天下子民一視同仁。”

本多正信默默落淚。他最先預感到,家康公失去秀賴的痛苦必將爆發,要拿忠輝上供了。他所列忠輝三錯,只要將軍和老臣稍稍求情,並非不可饒恕。但家康公有負太閣的托付,致秀賴切腹自殺,此良心上的病痛,普天之下,何人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