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大坂風雲 三 情義兩難(第5/7頁)

“一樣……不,準確說,是得到了伊豆守授意。不僅如此,紀州的淺野氏,以及其他人,也有此意,正好又憶起與令尊大人的交情,也想到他靈前進一炷香,故前來相擾。不知這樣是否唐突?”

幸村臉上再也掛不住,一下子紅了,不知是因憤怒,還是因羞愧。他道:“既是祭奠亡父,作為兒子焉有拒絕之理?快快請進。”

“哈哈!”重正豪爽地一笑,脫了鞋,“盡管安房守已經仙去,但九度山風光依舊,真是可喜可賀啊。”

“讓大人見笑了。實際上,最近來自各地的訪客絡繹不絕,迫不得已,只好一律謝絕。”

“哦?這麽說,您已決意要趕赴大坂城,遂謝絕與德川有關諸人?我想,這種傳聞並非空穴來風吧?”

“是啊,嘴長在別人身上,世間的傳言誰也阻止不了。盡管如此,由於兄長的不懈努力,亡父和幸村方被允許隱棲於此,成了禁閉之身。”幸村語氣變得坦率,把松倉豐後守讓進了廳裏。

進入客廳,豐後立刻跪坐在緊挨壁龕的佛壇前,一副專為祭奠亡友的樣子。奉上香,他閉上眼睛,雙手合十。

“先父定也十分欣慰。”

“據傳,大禦所聽說大坂的使者造訪了九度山,臉色都變了,恐不久之後就會揮起老拳了。”

“哦?”幸村佯驚道。

“當然不是畏懼先生。恐怕他以為令尊還健在,怕那些人拉攏令尊,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哈哈!”幸村第一次笑了,“不致如此,大禦所並不那般膽小。實際上,大坂的使者在得知父親故去之後,甚是失望。”

“哦?從大坂來的都是些什麽人?”

“是自稱受大野修理亮密令前來的渡邊內藏助。”幸村表情平和,淡淡答道。從他的語氣和表情中,絲毫感覺不到一點隔閡和慍怒,而是處處顯示出友好與豁達。

“左衛門佐,聽說你把令愛嫁給了伊達家臣片倉小十郎的嗣子?”松倉豐後故意問道。

“是,片倉一向照顧真田一門。”幸村淡然應道,“聽說本多佐渡守正信大人幼男,乃是上杉氏直江山城守大人的養子。”

“正是。大禦所大人總想把此次之亂圓滿平息下去,可周圍人卻一味散布謠言,故意為難你。也就是說,你把令愛嫁到片倉家,僅僅這一事,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哦?這倒是頭一次聽到。究竟有些什麽樣的傳言?”

“這……說是真田左衛門佐繼承了父親的遺志,決意要進大坂城,與關東相抗,依據便是結了這樁親事。”

“真是岜有此理!片倉大人與大坂究竟有何關系?”

“問題就在這裏。此次的騷動規模甚大,不只涉及洋教信徒的問題,還與德川內訌攪在一起。片倉與松平上總介忠輝之間,片倉與將軍之間……”

“哈哈!”幸村大笑,“看來世人總喜無中生有,居然會有這等傳言!”

“傳言說,始終和上總介忠輝大人來往甚密的,有已故去的大久保長安、現正在京都的大久保相模守,以及上總介大人的嶽父伊達政宗……據說那些人都會加入大坂一方呢。這樣一來,大坂居中調度者左衛門佐,必須首先搞好與伊達氏的關系。”

“哈哈,這樣一來,自然就有把女兒嫁給伊達氏頂梁柱片倉氏一事了?”

“是。因此,本多父子自不能袖手旁觀,遂立刻把手伸向了上杉氏,把上野介最小的兄弟,送到直江山城處做了養子。”

“若再令上杉氏與大坂接近,可要出大事啊。”

“左衛門佐!”

“哦。”

“既然說到這裏,我想你必已明白鄙人的意思了。請恕我直言,目下你一念之間,立時可致天下大亂,決斷當需三思!”

吐出了真心話之後,松倉豐後把煙絲盤拉到身旁。幸村的臉色仍無變化,他恐是從一開始就預料到這些了。他仔細思量片刻,竟說起與此完全無關的另一件事來:“看來,幸村把兄長的親筆信函原封不動退回,兄長似是誤解了此事。”

“你說什麽?”豐後不禁把煙管從嘴裏拿出來,急道,“誤解你了?”

幸村微微笑了,“大概幸村還不會如父親所想那般,總希望這世上戰事不止,還欲孤注一擲加入大坂一方。”

“嗯。”松倉豐後急躁地敲著煙鬥,“這麽說,你並無那樣的考慮?”

“幸村並不認為父親的想法有差。關原合戰時,先父與幸村同在上田城阻攔了現今的將軍進軍。但幸村的打算,卻與那時的豪賭有些不一樣了。”

“這麽說,你一開始就未考慮過要加入大坂一方了?若是如此,我也就安心了。事實上,我乃是受隱岐守所托,並在西苑接受了大禦所囑托後,才來貴地。大禦所說,絕不能讓左衛門佐進入大坂城。他已令紀州的淺野嚴密監視,暫時還不至於有事。他也囑托我,面晤真田之後,務必要把一事轉達於你,就說,你若不去大坂,他將會在信濃給你加賜一萬石,希望真田兄弟二人能和睦相處,為太平盛世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