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關原合戰 三十 六條授首(第5/5頁)

人群開始騷動。首級和屍身都不見了,下人們正在沖刷灑濺於地的血跡。

阿袖搖搖晃晃站起身。她耳畔還縈繞著嬰兒的啼哭。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她怎麽走,又走向了哪裏,她都不知。

在人群的推擠下,阿袖來到三條大橋,看到了掛在那裏的一顆頭顱。但它們此時已和剛才被拉到刑場的三人毫無關系了。在阿袖眼裏,他們儼然只是三條大橋的擺設,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悲哀。

阿袖像是走到了一幢空房子門前,然後又返回了六條河灘。為何返回,她亦茫然不知。難道是在三條大橋橋頭的人頭,令她返回河灘來尋找舊跡?

刑場的籬笆已被拆掉,連血跡都沒有了。只有些人站在那裏,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這一切均如幻影。

太陽西斜,未幾,四面暗了下來。河水在夕陽的映照下成了一條火紅的帶子。阿袖早已不知晨昏——我是因為找三成才來這裏的嗎?真是這樣,見到三成之後,又當說些什麽才是?要向他道歉,說自己什麽忙也沒幫上;還是去問他,為何臨死時還那般憤怒?不,最關心的當是三成究竟是死了,還是業已重生?真能重生的話,他究竟去了哪裏?

阿袖呆呆坐在河灘上,淚如雨下。

夜幕降臨,阿袖還不想離去。腳下的石頭在漸漸變涼,暮靄也從東山向這邊飄來。阿袖回憶著過往的一幕一幕。

暗示三成破釜沉舟的,不正是阿袖自己嗎?她今日果然看到了這樣一個石田三成。

縱然真如本阿彌光悅所言,三成大義凜然,氣勢遠勝行長和惠瓊,阿袖也絲毫不為之心安。拜三成“意志堅強”所賜,他的父親、兄弟、妻兒都離開了這個人世。

不只是他的親人,這次戰事,不知導致了多少人哭泣、詛咒,而又無奈地從這個世上消失。

阿袖怎能無視這些血淋淋的事實,心平氣和地活下去?她的眼睛捂不住,她的耳朵塞不住。她要為所有亡人禱告。

阿袖站起身來。風吹走了流雲,星空甚是美麗。阿袖想不起已是什麽時辰,也已渾然忘記高台院。此際她腦海裏,只有三成的面容、三成昂首挺胸走上刑台的身姿,以及三成曾頗為虔誠地聆聽其教誨的大德寺三玄院宗圓大師的面目。

為何和尚的面容會浮現在腦海中?阿袖吃了一驚。她不得不接受事實,否則,她絕不會原諒自己。

到三玄院去找宗圓和尚,求他為三成修一座塔,就在寺院一隅,自己也追隨三成而去。到時三成定會斥責她。或許,他對她根本就不屑一顧。哪怕是這樣,她也要追隨他而去。要信心十足,默默地跟著他,否則,她內心永遠無法安寧。

他到了哪裏,是如何去的?三成的影子再也不能從阿袖眼前消失。無論他走到哪裏,阿袖都要跟著。

當阿袖磕磕絆絆來到位於大宮村的大德寺時,路邊草上早已落滿露珠。山門緊閉,鱗次櫛比的殿堂、塔、墓,以及草木,全都沉浸在熟睡之中。阿袖看到,三成像一陣煙塵一般,倏地鉆進了緊閉的大門。

就在這一瞬,阿袖忽然改變了主意。已無必要去見三玄院長老。比起這些瑣碎小事,還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便是去追趕三成。

想到這裏,她忙在寺門前坐下,解下護身懷劍,猛地刺入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