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梟雄歸塵 十三 “日本國王”(第2/4頁)

“明使即將到來時發生了大地震,本打算建一座雄偉的城池,煞煞他們的威風,可如今一時難以修好,若再加上談判失敗,人心就要動搖了。”

“大人明鑒……在下也正擔心這些。”

“可是,若我們在明使到來之前便怒火中燒,動輒斥責,只能引起更大的騷亂。”

“大人既已想到這一步,我也不便多言了。”

“先不動聲色地迎接使節吧。他們若違背了約定,再申斥不遲。畢竟,破壞議和的並不是我們。”

“大人明鑒!”

“然後,我們再齊心協力把仗打下去,使對手屈服……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與大明皇帝意志的比拼。”

家康不禁松了口氣,秀吉早就預感到,和談不會如想象般順利。

“內府有什麽好主意嗎?”秀吉又問。

家康深知談下去的危險,繼續深入,勢必提及負責談判的小西如安父子,以及三成等人,家康當然不願提到他們。事情確如秀吉所說,即使現在揭開內幕,也無任何意義了。現在所能做的,便是努力營造誠心和談的氛圍,如連使節都不能迎來,自會造成更大的恥辱。

“聽了大人的話,家康就放心了。哪裏還有異議。”說著,家康爽朗地笑了,“使節快到了,大人要專心調養啊。家康馬上去把近侍們叫來。”

侍童進來,秀吉令他們把妓女叫來,繼續為自己揉肩。他似乎還想說些什麽,雖然由於爭強好勝,當即阻攔了家康,他還是沒有完全看穿和談的真相。

“算了,要不就別讓他們來了。”秀吉道。家康裝著沒聽見,回去後,便專心修繕伏見城。在秀吉耳邊稍微吹一吹風,他便不會出大差錯,只要稍加用心,秀吉的頭腦就會立時清晰靈敏……家康靜靜觀察著秀吉的反應。

之後,秀吉把清正叫來,詳細詢問起朝鮮諸事。清正恐也對談判的經過不甚了解。但家康覺得已足夠了,秀吉絕非普通武將,只要稍用心思,就能看清真相。

果然,從那日起,秀吉的態度發生了巨大改變。老人特有的暴躁脾氣不見了,對周圍人也不再喝來罵去,健康也似逐漸恢復。家康想,苦了他了,太閣究竟了解多少事情的真相?是苦悶讓他返老還童了?

有趣的是,秀吉精神起來,伏見城的修復也取得了極大進展。本來,築伏見城並非僅僅為了隱居,也想讓大明國使節瞠目結舌。照秀吉的計劃,使節的船只先駛往堺港,然後走水路來大坂,先向他們炫耀大坂城的雄偉壯闊,再逆大澱川而上,山清水秀的宇治川一帶,如夢似幻的豪華殿堂自會讓明使心驚膽寒。為了向大明國使節炫耀,他還特意把有礙觀瞻的澱城拆除了。一旦秀吉發現與大明國的交涉竟滿含欺瞞,所有關於和談的努力,反倒會變成莫大的苦惱。

究竟是繼續掩飾,還是再次發動一場無意義的戰爭,讓後世恥笑?秀吉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家康也始終在觀察著他。若是秀吉主動向他問起什麽,他當然得實話實說,可眼下這個關鍵時刻,卻絕不可隨意插嘴,因自尊心極強的秀吉一旦任性起來,不管多好的主意,亦會一概拒絕。

文祿五年八月初四,消息傳來,朝鮮正使黃慎、副使樸弘長已和宗義智的家老柳川調信一起從釜山出發。他們先趕赴對馬,與明使會合,然後共赴堺港。

得到消息,秀吉面露慍色,對家康小聲道:“朝鮮使者懷著必死之心來了。”

“大人為何有如此想法?”

“若他們認為此行平安無事,被我們放回去的兩名王子,以及那些大臣,就自會前來。可是,來的都是些身份低微的下級官員。他們知,一旦詭計敗露,我們必會大怒,只能派些可有可無之人。”

家康舒了口氣。既然秀吉連這一步都看到了,他就安心了。

為了迎接使節,小西行長先趕了回來。他剛一回國,就引起了家康的不安。不僅家康,石田、增田、大谷等反戰之人也心神不寧。秀吉已和忠厚正直的清正會過面,一旦察覺此中詭計,萬鈞雷霆必會首先落到行長頭上。但秀吉卻沒發怒,反而慰勞有加:“辛苦。眾將士在異國他鄉深受疫病困擾折磨,實在辛苦。”

“不敢。受苦的不只是我方官兵,明軍實力也大大削弱啊。”

“哦,好。”秀吉若無其事安慰了一番,繼續道,“議和使節來後,我們可敘敘舊話。等他們到達,大家定要好生接待。”

此時家康也在一旁。在他看來,這完全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小西行長是否真的明白秀吉的心思,難以知曉;大明皇帝因害怕秀吉而周到地招待如安,亦純屬訛傳。秀吉已下定決心,可他究竟會以何種方式爆發,實難以想象。這將是這個梟雄一生的絕唱。秀吉盡管恢復了健康,可四體已幹枯,只有兩只眼睛幽幽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