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雙雄罷兵 三十 神與權柄(第5/6頁)

“能做的恐只有這些。”

“若付諸武力,定會激起暴亂。一旦暴亂發生,洋教是站在領主一邊,還是站在信徒一邊?”

“看一向宗之亂,便可明了。”

“一向宗和本願寺,可以通過交涉解決。可是洋教的根在海外。”

“這……”宗室微微笑道,“若執意不讓洋教發展,就很難與異國往來。”

“不過是打個比方,宗室,我的膽子沒那麽小。根本在於,信洋教的人也好,信佛教的人也罷,都必須同心協力,創造太平盛世,對不對?”

“大人言之有理。如此一來,即使有人煸動,也不會出什麽亂子。可是,眾人是否能領會大人的苦心?”宗室說到這裏,猛然住了口,因秀吉的臉色不知為何竟然大變。

秀吉為自己說了胡話而懊惱。要讓洋教徒和佛教徒和睦相處,這如同要杜絕盜賊一樣,不過是一句屁話!時間緊迫,信神佛之人並未去破壞洋教,可是洋教徒竟已對神社下手了。倘若作亂是為了生存,尚可秉公處理,可是因為信仰不同而引發禍亂,實令人束手無策。可是,一旦動亂爆發,就會由領主和領民的矛盾,擴展到日本國甚至海外。利休和宗室都是在看他的笑話。

好勝的秀吉意識到此,就不想再糾纏,以免讓人繼續看自己的狼狽之態。他得意地笑了,“哈哈,我知了!我已找到解決之道。”接著又改變話題:“宗室,你和對馬的宗義智很是親密?”說著,他和利休交換了一個眼色。

“不如說,他對小人很是關照。”

“哈哈,我坦誠相告,我已完全了解宗義智,他根本不在你之上。”

“即便如此,他畢竟是對馬守!”

“好好,最近我要令他做一件有趣的事。他勢必會去找你商量。到那時,你可千萬別來求助於我。”

“有趣的事?”

“他出使朝鮮,讓高麗王來向豐臣秀吉行臣子之禮。”

“這……”

“不必多說。他已誇下海口,能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高麗王。是嗎,居士?”

利休不置可否地岔開話題:“大人喜歡這新茶碗嗎?”

“嗯!這個黑色不太好,我喜歡紅色的。宗室,若宗義智出使高麗,高麗國王會怎樣說?可能你得去一趟,希望你別忘了此事。”

“小人一定得去高麗……這又是為何?”

“去看看那裏的風土人情。”

“可是大人……”宗室有些著急。

利休知宗室想掩飾尷尬,有意岔開話題:“黑色比紅色工藝更復雜。”

秀吉卻反駁利休:“新茶碗的事,以後再議。宗室,一年之中,親義智和高麗做了多少筆交易?若繼續讓他們出入博多港,收益會增加多少?還有,照以前的做法,在高麗建和式住房,是否有益?你去仔細勘查。”

“遵命!小人和神屋商議過後,再去仔細打探。”

“好。既已天下太平,就要求富國之道。我一回大坂,便去向朝廷提出請求。”

“請求?”

“把都城從京都移到大坂。”秀吉若無其事道,然後笑著把話岔開了。當然,仍是避免不了談洋教的事。

茶畢,島井宗室離開後,秀吉急切地對坐在爐前沉思的利休道:“幹脆讓佐佐成政那種頑固之人去做肥後之守。”利休不置可否。

“要鎮壓暴亂嘛,”秀吉道,“當然,非我意願。不如讓領民自由接觸傳教士,恐還會有領主勸領民加入教會。”

“會有此類事。”

“居士,你叫我調查洋教的目的,為了生意往來則可,若是為了壓制洋教,就不妥了。”

“唔,在下只是請大人明察,並無其他目的。”

“哦,茶也喝過了,去城裏逛逛吧。你隨我去。”

夏陽已經偏西,秀吉帶著利休和三個貼身侍衛,朝熱火朝天的工地而去,查看了一些地方後,就到本町奉行的臨時下榻處稍事歇息。秀吉聽石田治部少輔回事時,一反常態地心不在焉。工匠、下人、商人等一看到秀吉,紛紛跪下來請安。平日裏秀吉都會泰然自若地回禮,可今天卻憂心忡忡,連頭也沒點。

太陽已經落下,辛苦了一天的工匠都紛紛收拾回家。秀吉來到下榻處附近護城河邊的一家店鋪時,突然站住。少說七八十坪的空地上,十四五個工匠模樣的人,圍成一圈跪在地上,雙手合掌,正虔誠地朝天禱告。秀吉有意大聲咳嗽,想他們會否中止祈禱,過來問安。

“咳!”秀吉又咳嗽一聲。有兩三人好像注意到了秀吉,可他們沒有即刻轉向他,而足繼續祈禱。秀吉突覺不安——居然有人敢無視我豐臣秀吉!他故意站住,等他們祈禱完畢。在這種地方,他當然不會動怒,只是想知道他們祈禱完後,還會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