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龍爭虎鬥 十一 賤嶽合戰(第5/8頁)

直江田又次郎覺得重晴雖愚鈍,想法卻合情合理。“如我們大人答應了,就以空槍為信號。可是,萬一真有槍彈飛了上來,就說明我家大人沒有答應,我們發起進攻了,亦請重晴大人作好準備。”

“那是當然。如果是空槍打上來,我們當然高興。如果……”

“好,我暫且接受這個條件。”

“這樣我也放心了。請代我向玄蕃大人問安……晚上子時左右,我軍會自動撤離。”

就這樣,兩個人長久的交涉終於結束了。直江田又次郎回去後不久,山下的火槍就不斷地冒著青煙響了起來,山上也頻頻地予以還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雙方是在互射空槍,可是,山頂上又不時響起一陣陣喊殺聲,山下也與之遙相呼應,在外人看來,雙方正處於對峙狀態,大家似都在尋找最好的戰機。

就在佯攻與佯守之中,雙方約好的時間終於到了。聳立在湖水對面的比良山脈被落日的余暉映得通紅。暮色漸濃,桑山重晴慢悠悠地站了起來,下達了撤向湖對岸的命令。

“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撤離嗎?”

“對,還能怎樣撤?”他對自己人說話,也照樣是慢條斯理,讓人無法忍受。

“今晨從木本發出的告急文書,可望在正午時送達羽柴大人。然後,大軍立刻返回……”重晴一邊說,一邊掐指計算,“如是尋常之將,或許要明日傍晚才能趕回……他可不是尋常人等,他乃是屢創奇跡的大將羽柴大人啊……”

“您在說些什麽?”

“我在計算援軍何時到達……或許,黎明時分就能趕回來。好,盡量拖拖拉拉地撤吧,到了明早或許還得回來呢。若走得太快了,可就失算了。”大軍慢吞吞地開始拔營起寨。

此時,山下的佐久間正在瞅著山上的動靜。勝利在望的佐久間的人馬此時已完全包圍了賤嶽,正在歇息——說野營可能更準確些。

從缽峰到大巖山、尾野路山,從庭戶濱到賤嶽西邊的壕溝附近,全部是佐久間的兵營。太陽落山了,到處是士兵點燃的紅彤彤的篝火。

“真奇怪。只是互放一陣空槍,就丟棄陣地……”

“大人心裏一定有什麽好主意。總之,服從命令就是了。”

士兵們都揣摩木透桑山重晴的心思,慢吞吞地向西邊移動。正沿著山路撤向山下湖岸,大家突然發現湖面上有一些影影綽綽的東西,真是不可思議。原來是一些軍船在不斷地向這邊靠過來,目標似乎是葛籠尾崎的水邊。

暮色已經逼過來,天黑得連腳下都看不見了。而眼前的湖面卻映著天空的余暉,明晃晃的,一片灰白。雖然無法識別船上的旗號,但從隨之而來的船列可以看出,那是從西南的海津方向駛來的船只。

“報,湖面上發現大量的船只。”報告立刻傳給了桑山重晴。重晴一聽,急忙騎馬登上了一塊可見湖面的突兀巖石。

“奇妙啊,真是奇妙!”桑山重晴深感不可思議,轉眼往身後一看,只見茫茫的夜色中,巖崎山和大巖山的山寨中,跳躍著一堆堆紅彤彤的火焰。

“到底是敵人的船隊,還是自己人的船隊?”身旁的一個士兵問道。

“那還用說!分明是從海津方面趕來的丹羽長秀大人的援軍嘛。這樣一來,完全用不著交出陣地了。羽柴大人可真是位吉星高照的福將啊!”

“這些援軍是咱們請來的嗎?”

“不是,他們是不請自到,因此才奇妙無比啊。真是太令人感慨了……”

正如重晴所感慨的,這是不可思議的偶然。原來,為防萬一,秀吉特意讓丹羽長秀負責守衛敦賀道的海津。他臨走之時,也特意叮囑長秀,要看守好木本的大本營。其實,長秀並不知佐久間的人馬會在此日淩晨發起攻勢。

“萬一在築前守出門後有了異樣……”由於心有顧慮,長秀便命一千余士兵分乘六艘船,在琵琶湖上不間斷地往返巡邏。

正在巡邏之際,長秀軍隊突然聽見從桑山重晴守衛的陣地上傳來陣陣槍聲。

“壞了,出大事了,敵人正在進攻賤嶽,趕快把船靠過去。”說畢,長秀立刻上了岸,命令船隊返回海津,調大半主力繞到這裏。

長秀登陸的時候,已過了中午。現在,他的主力已源源不斷地渡過湖水,直奔賤嶽而來。

“大家都給我撤回!這次要放實彈,給我狠狠地打!啊呀,真是妙不可言啊!”重晴興奮地命令完畢,返回一度丟棄的陣地。

佐久間玄蕃盛政正在大巖山的山腳下野營,密切監視著賤嶽的動向。他早已和駐紮在山谷中的狐塚的總大將柴田勝家聯絡過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