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關河令第三十六章 痛擊(第5/8頁)

嵬名虛死時,終於明白狄青方才說這句話的含義。但他還是沒有閉眼,他不明白,為何狄青好像早知道他如何出手,為何狄青要拖延幾天,為何夏軍眼下已亂?

可人死了,明白不明白,又有什麽區別呢?

狄青已飛身上馬、戴面具沖出了濃煙。宋軍見狄青從濃煙中沖出,一顆心劇烈跳動,高聲歡呼,聲動天霄。

殺出來的是狄青,死了的當然就是嵬名虛,狄青還是大宋的戰神,戰無不勝,就算重傷的狄青,也是一樣!

本悲氣泣風的宋軍,驀地變得勇氣如虹。

狄青舉刀向夏軍殺過去之時,封雷早有準備的樣子,喝道:“沖!”安遠寨的宋軍在封雷的帶領下,也向夏軍的陣營殺去。

夜月風敗逃。

一招失算,滿盤皆輸。夜月風本還希望剿殺戈兵、暴戰二人,挽回頹勢,但聽宋軍歡呼之聲,見狄青穿出黑霧之時,夜月風就決定逃。

他無再戰的勇氣。

夏軍無首,見主將一被斬,一敗逃,再沒有抵抗的勇氣,呼嘯聲中,撥馬狂奔,已向北敗去。

夜更沉,雨漸緊。馬蹄錚錚,激起秋雨淚飛,踏破風鳴夢碎。

夜月風一路狂奔,已逃出數十裏。

可馬蹄聲仍在身後,宛若下一刻,隨時要殺到他身後的樣子。

狄青的追兵並不放棄,這一追,看似要將數載的恩仇一朝了斷,追回昔日悲血,萬裏山河。

前方就到雞川寨。夜月風心中悲喜交集。悲的是,數千夏軍鐵騎,一朝散盡,喜的是,竇惟吉的萬余大軍就在雞川寨。

只要見到竇惟吉,重整旗鼓,仍能和狄青一戰。夜月風不服,輸的很不甘心。狄青狡詐,竟詐傷誘他們掉以輕心,用決戰之名,行突襲之事。

狄青言而無信。

此非戰之罪!

夜月風想到這裏的時候,帶數百騎兵已到了雞川寨前。有夏兵呼喝道:“是誰?”夜月風急道:“快去稟報竇太尉,宋軍來襲。全力備戰!”

那夏軍還有些不信,笑道:“竇太尉才移兵這裏,明日前往安遠……”話音未落,陡然變了臉色。

夜月風身後處,遽然狂風湧動,鐵騎雷鳴。

暗夜處,已殺出一隊兵馬,沖到了夜月風所率兵士之後,手持長刀闊斧,放肆屠戮。夜月風大急,怎麽也想不明白對手為何來的如此之快?顧不得廢話,策馬入營躲避。

寨外的夏軍亦是保命要緊,只覺得雞川寨才是最安全的所在,跟著夜月風蜂擁沖到寨中。追殺過來的宋軍見狀,毫不猶豫的跟隨殺入。

守寨的夏軍見那些持刀擎斧的宋軍,隨著怒風狂卷,夾雜暴雨雷鳴沖來,均是臉色大變。

夜月風已沖到了中軍帳前。

竇惟吉迎上來,喝道:“何事?”見夜月風狼狽不堪,又聽雞川寨瞬間就是殺聲四起,一時間不知道來了多少敵人,臉色巨變。

夜月風嘶聲道:“竇太尉,大事不好,嵬名虛死了,狄青殺過來了。你要快些備戰。”

竇惟吉心頭狂跳,叫道:“你……”他本想呵斥夜月風胡說的。

這怎麽可能?

夏軍自從好水川大勝後,一直挾余威擄掠,攻破三川寨,圍困羊牧隆城,揮兵南下,沿途宋軍堡寨,紛紛自危,或被破,或避而不戰。

這時候有消息傳出,狄青臨危受命,主戰徑原路,負責徑原路的一切兵馬調度。狄青到了徑原路不久,轉去秦鳳路的安遠。

夜月風設計挑戰,重創狄青。消息傳來,夏軍轟動。竇惟吉更是急派夜叉部高手嵬名虛前去挑戰,明日竇惟吉就準備親自領兵南下,圍困安遠,畢其功於一役。

殺了狄青,取了安遠,擊穿秦鳳路一線,不久就可打通前往關中之路。竇惟吉正蓄力之時,驀聽噩耗,狄青竟反殺回來,也就難怪他不信。

但就這會的功夫,雞川寨殺聲四起,有如宋軍四面圍困的架勢。夜月風聽了,臉色更寒,心道宋軍怎麽會有這麽多的人手,又如何能這快的就追過來?

竇惟吉無暇多問,喝道:“備馬!”

有兵士牽馬而來,到了竇惟吉的身邊。竇惟吉才待上馬,驀地心中微凜,暴喝聲中,已拔刀怒斬。

刀落處,血光飛雨,寒光耀面。那牽馬的兵士一個翻身,已沒入了黑暗之中。那兵士臨行之前,回頭望了眼,眼泛死灰之意。

那人竟是狄青手下的死憤之士——李丁!

夜月風大驚,急問:“竇太尉,怎麽回事?”陡然見到竇惟吉的左肩頭,已插著一枝弩箭,臉色又變。

原來李丁不知何時,趁亂到了竇惟吉的身邊,借送馬之際,刺殺竇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