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印度的河流(第2/2頁)

蘇特萊傑河和貝阿斯河,當我們乘坐飛向阿姆利則的飛機劃過你們的上空之際,我看到你們兩河交匯,想起兩個有著深遠影響的歷史時刻。貝阿斯大人,你可記得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大軍拒絕拿下你的左岸(7)?你呢,蘇特萊傑大人,你可記得錫克教徒堅持要拿下你的左岸(8)?

現在輪到你了,父親河印度河,雖留到最後來談,但在自東向西環遊地球的旅行者打算跨越的次大陸眾多河流之中,你絕非無足輕重。我初見你是在阿塔克城,在那裏,你突然縮緊了雜亂延伸的砂石河床,變身為陡岸深鎖、河水奔騰的水道。此處,就在英國人建造的橋下,百折不撓的花剌子模末代蘇丹劄闌丁(9)一邊向追擊他的蒙古軍憤怒揮拳,一邊將他的戰馬從懸巖邊緣推入你泛著泡沫的河水之中。彼處,上遊一英裏左右的地方,我停下腳步,側耳傾聽你的水流同喀布爾河交匯的美妙聲響。旱季時節,你客客氣氣地聽任你得力的支流注入的水量超過你。那天,我相信我徒步就能穿過你的河床;但河床的寬度告訴我,當你把喜馬拉雅山的積雪帶下來之時,你是何等表現。後來在特達,在你水位最低的流域,我與你揮手告別。眾多帆船和船舵正在卸載柴火,水牛們在你的河水中摸爬滾打一天回來了。哦,多麽寧靜平和的場景啊,希望我能在有生之年再度一睹你的風采。

————————————————————

(1) 濕婆的坐騎是一頭名叫南迪的公牛。濕婆的神力在肉體的欲望被激發時會爆發出來,因此他身邊常有這頭象征男性生殖能力的公牛陪伴,這頭公牛同時也象征著正法。

(2) 恒河以印度教徒在其中沐浴祈禱聞名。貝拿勒斯(Benares)是瓦拉納西的舊稱,位於恒河中遊,是印度教徒的聖地,河邊建有供沐浴人上下的台階(ghats)。

(3) 朱木拿河(Jumna),亞穆納河的舊稱。

(4) 吉斯德納河(Kistna),即克裏希納河(Krishna River)。

(5) 納加爾朱納康達(Nagarjunakonda),又譯為龍樹山,得名自大乘佛教重要論師龍樹(Nagarjuna)。

(6) 勝利城(Vijayanagar),也有音譯為毗奢耶那伽羅城,印度歷史上最後一個印度教帝國毗奢耶那伽羅王朝的都城,該城的廢墟至今依然聳立在卡納塔克邦境內的一個村莊。

(7) 亞歷山大大帝獲得希達斯皮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Hydaspes)的勝利後,繼續往摩揭陀的方向行軍,行至貝阿斯河(Beas River)時,馬其頓士兵們發生嘩變,拒絕前進並希望能往西返回家鄉。

(8) 1845年英軍攻擊蘇特萊傑河南岸錫克軍,開啟侵略旁遮普的戰爭。後來錫克軍不敵英軍,被迫退至蘇特萊傑河北岸,1846年錫克軍渡河再戰。

(9) 公元1219年,蒙古發起了征服花剌子模的戰爭,又稱蒙古西征。在公元1221年的申河(今印度河)戰役中,蒙古軍全殲劄闌丁主力,劄闌丁率余部向印度逃遁,蒙古軍渡申河追擊劄闌丁,未獲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