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刑 制(第5/9頁)

何處事卑陬?何況親犴獄,敲榜發奸偷?此豈身受杖者邪?然《太平廣記》載李遜決包尉臀杖十下;及《舊唐書》於 為湖州刺史,改蘇州,追憾湖州舊尉,封杖以計強決之;則鮑論亦未當。”馬君按:“以裴伷先之事觀之,則唐三品官固有受杖者;張士貴、宋璟所監蒞,必皆伷先之流;則捶楚非特簿尉末僚而已。”《陔余叢考》亦引《遁齋閑覽》,而謂“唐制更不止此。《新唐書·劉晏傳》:晏為轉運使,代宗嘗令考所部官,五品以上輒系劾,六品以下,杖然後奏,則不特簿尉矣。又張鎬杖殺刺史閭丘曉,嚴武杖殺梓州刺史章彝,則節度使並可杖殺刺史矣。楊炎為河西節度使掌書記,以縣令李太簡嘗醉辱之,令左右反接,榜二百,幾死,則節度書記並可杖縣令矣。《舊唐書·本紀》:元和元年(806年),觀察使韓臯杖安吉令孫澥致死,罰一月俸、料;《新唐書》:穆寧為轉運使,杖死沔州別駕,坐貶平集尉;雖有處分,然以至死故稍示罰,而長官得杖僚屬之制自在也。百官受杖,本起後漢光武,明帝至加之九卿,順帝始停之,而魏武又嘗行之。《後魏書》:陳建在州貪暴,文成帝遣使罰杖二十。皮懷喜在州,以飲酒廢事,孝文帝遣使決以杖罰。《高允傳》:魏初法嚴,朝士多見杖罰。允歷事五帝,五十余年,初無譴咎。《北齊書》:唐邕以從事中郎封士業征官錢違限,杖二十。《隋書》:燕榮為幽州總管,性嚴酷,元宏嗣除幽州長史,懼為所辱,文帝知之,敕榮曰:宏嗣杖十以上,皆須聞奏。榮乃因事笞之,每笞不滿十,而一日之中,或至三四。又趙仲卿鎮平涼,鞭笞長吏,輒至二百。《盧思道傳》:思道請朝臣犯笞罪得以贖論,文帝從之。是思道未請以前,朝臣笞罪猶的決也。此又北朝杖罰之制。惟南朝稍異。按《齊書·陸澄傳》:郎官舊坐杖皆有名無實。齊明帝用法嚴,尚書郎有杖罰者,因蕭琛言,依舊不行,唐制蓋沿北朝及隋故耳。”愚案隋文帝於朝堂杖人,及詔諸司屬官愆犯,聽於律外決杖,已見第二章第一節。《隋書·段文振傳》:弟文操,大業中為武賁郎將,帝令督秘書省學士,輒鞭撻之,前後或至千數;尤為駭人聽聞。

用刑出於定法之外者,亦時有之。隋煬帝嘗行 裂、梟首之刑,或磔而射之,命公卿已下,臠啖其肉。《隋書·刑法志》。《煬帝紀》:大業九年十二月,車裂楊玄感弟積善及黨與十余人,仍焚而揚之。《傳》雲:磔其屍於東都市三日,復臠而焚之。《本紀》:十年十一月,支解斛斯政於金光門外。《食貨志》雲:“磔而射殺之。”《傳》雲:將出金光門,縛於柱,公卿百僚,並親擊射。臠食其肉,多有啖者。啖後烹煮,收其余骨,焚而揚之。《本紀》:十二年七月,幸江都宮,奉信郎崔民象諫,先解其頤,乃斬之,詳見第二章第二節。又多坑殺人民。《隋書·五行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迥敗於相州,坑其黨與數萬人於遊豫園。大業八年(612年),楊玄感作亂於東都,尚書樊子蓋坑其黨與於長夏門外,前後數萬。”《食貨志》雲:玄感平,帝謂侍臣曰:“玄感一呼,而從者如市,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則為賊。不盡誅,後無以示勸。”乃令裴蘊窮其黨與,詔郡縣坑殺之。死者不可勝數,所在驚駭。則子蓋所為,亦未必非陰承帝命矣。唐世亦多非刑。唐世非刑,多見兩《書》:《刑法志》及《酷吏傳》。楊慎矜之獄,盧鉉於太府少卿張瑄,亦以酷刑訊之。見《舊書·慎矜傳》。又《楊恭仁傳》:弟子豫之,尚巢刺王女壽春縣主。居母喪,與永嘉公主淫亂。為主婿竇奉節所擒,具五刑而殺之。此似出於猜忌。然亦何必用此非刑邪?甚有殘及屍骸者。《舊書·玄宗紀》:先天二年八月,制曰:“凡有刑人,國家常法。掩骼埋胔,王者用心。自今已後,輒有屠割刑人骨肉者,依法科殘害之罪。”然上元中,中官馬上言受賂為人求官,笞死,以其肉令從官食之,見《良吏·呂傳》,則躬自蹈之矣。而族誅之法尤慘。《舊書·刑法志》:舊條疏:兄弟分後,蔭不相及,連坐俱死,祖孫配沒。同州人房強,弟任統軍於岷州,以謀反伏誅,強當從坐。太宗錄囚徒,憫之。謂侍臣曰:“用刑當審事理之輕重。反逆有二:一為興師動眾,一為惡言犯法。輕重有差,而連坐皆死。豈朕情之所安哉?”更令百寮詳議。於是房玄齡等議,定律:祖孫與兄弟緣坐俱配沒,其以惡言犯法,不能為害者,兄弟免死配流。從之。然《陔余叢考》謂李锜反,伏誅,詔削一房屬籍。宰相問蔣乂:“一房自大功乎?”乂曰:“大功锜之從父昆弟,其祖神通有功,可昧其勛乎?自期可乎?”曰:“期者,锜昆弟。其父若幽死社稷,可盡削其子乎?”乃止锜一身及其子息。是門房尚無定制也。案族誅之刑,隋、唐世恒用之,且不必反逆。隋煬帝殺李渾、李敏,並族滅其家,見《隋書·本紀》大業十一年(615年)。唐於閻知微亦行之,見《舊書·則天紀》聖歷元年(698年)。五代之世,更不足論。周世宗時,翰林醫官馬道元訴“壽州界被賊殺卻男,獲正賊見在宿州,本州不為戡斷”。帝大怒,遣端明殿學士竇儀乘驛往按。獄成,坐族死者二十四人。《容齋隨筆》記此事,譏世宗用刑之酷,謂薛《史》著之,歐《史》不載。《注》雲:見《竇儀傳》。今薛《史》無《竇儀傳》,而其事見於《世宗紀》之顯德五年(958年),蓋《紀》《傳》復載之也,此與孔循之以曲法而族殺一家者何如哉?中葉後,藩鎮專橫,極之五代,則更不足論矣。《廿二史劄記》五代濫刑一條,可以參看。其用非刑者:如李罕之歸李克用,留子頃為質:罕之送款於梁,克用將殺之,莊宗密與駿騎,使逃出境,而其子彥弼下蠶室,此拓跋氏所為也。克用又嘗車裂李存孝。張文禮子處瑾之敗,趙人請文禮妻子而醢之。劉守光欲稱帝,孫鶴諫,守光亦窒其口而醢之。薛《史·刑法志》:晉開運三年十一月,左拾遺竇儼上疏,雲“大辟之目,不出兩端,淫刑所興,近聞數等。或以長釘貫 人手足,或以短刀臠割人肌膚,乃至累朝,半生半死。”人道或幾乎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