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官 制(下)(第5/8頁)

擾。此等教猱升木之舉,其必無以善其後也審矣。《通典》:“天寶七載(748年),詔三十裏置一驛,元注:“其非通途大路則曰館。”驛各有將,以州裏富強之家主之,以待行李。自至德之後,民貧不堪命,遂以官司掌焉。”此則本非可責之於民。雖承平之世,民力亦不能堪,而況於喪亂之後邪?

官品:隋分為九,各有正從;自四品以下,復分為上下階,凡三十階;謂之流內。又有流內視品十四等;無一品及正四五品。又有流外勛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之差;又視流外亦有視勛品、視二品、視三品、視四品、視五品、視六品、視七品、視八品、視九品;皆無上下階。煬帝三年(607年),定令,除上下階。唐自四品已下復有之。又有視流內,起正五品至從九品。流外、視流外,亦自勛品至九品,如隋之舊。

隋高祖又采後周之制,置上柱國、柱國、上大將軍、大將軍、上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上儀同三司、儀同三司、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總十一等,以酬勛勞,是為勛官。又有特進、左右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朝議大夫、朝散大夫,以加文武官之德聲者,並不理事。六品已下,又有翊軍等四十三號將軍,品凡十六等,為散號將軍,以加泛授。居曹有職務者為執事官,無職務者為散官。上柱國已下為散實官,軍為散號官。開皇六年(586年),吏部又別置朝議、通議、朝請、朝散、給事、承奉、儒林、文林八郎,武騎、屯騎、驍騎、遊騎、飛騎、旅騎、雲騎、羽騎八尉。其品則正六品已下,從九品以上。上階為郎,下階為尉。案“漢制,光祿大夫、太中大夫、郎、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數千人;特進、奉朝請,亦皆無職守,優遊祿秩;則官之有散,自漢有之。然當時仕於朝者,不任以事,則置之散,蓋以儲才待須,與職事均其勞佚”。其“以職為實,以散為號”,則實自隋始也。《文獻通考》引嶽珂《愧郯錄》說。煬帝於舊都督已上至上柱國及八郎、八尉四十三號將軍皆罷之,並省朝議大夫。自一品至九品,置光祿、從品。左右光祿、左正二品,右從二品。金紫、正三品。銀青光祿、從三品。正議、正四品。通議、從四品。朝請、正五品。朝散、從五品。九大夫,建節、正六品。奮武、從六品。宣惠、正七品。綏德、從七品。懷仁、正八品。守義、從八品。奉誠、正九品。立信、從九品。八尉,以為散職。其制似較高祖為簡易。然及唐世,復有勛官,凡十二轉。見《新書·百官志·司勛職》。文散官二十九等,見《吏部》。武散官四十五等。見《兵部》。玄宗平內難,賜衛士葛福順等為唐元功臣。代宗以射生軍清難,有寶應之稱。德宗以涇軍扇逆,有定難之號。其後隨事而賜,亦無定名。《通考》。僖、昭頻年播遷,功臣差多。至後梁、後唐,則遍及戎卒矣。《通鑒》貞元七年(791年)《注》引宋白說。勛散官之名,皆古之高官。在隋世,蓋猶不失其貴,至唐,則止於服色、資蔭而已。杜佑《裁官議》雲:“柱國後魏末置,並是當時宿德,勛成業崇,皆主重兵,寵貴第一。周、隋以後,除授至多。暨乎國家,回作勛級,惟得三十頃地耳。”又雲:“後周改都督諸軍事為總管,則總管為都督之任矣。又有大都督、帥都督、都督,並以為散官。煬帝改大都督為校尉,帥都督為旅帥,都督為隊正;大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上大都督為驍騎尉,大都督為飛騎尉,帥都督為雲騎尉,都督為武騎尉;則都督之名微矣。”《通鑒》:興元元年(784年),陸贄奏:“國家命秩之制,有職事官,有散官,有勛官,有爵號。然掌務而授俸者,惟系職事一官。勛、散、爵號,止於服色、資蔭而已。”《注》:“資蔭,謂隨資品得蔭其子若孫及曾孫也。”文散官自四品已下,皆番上於吏部;武散官則番上於兵部;勛官亦番上於兵部及外州;殊為困辱。見《新書·百官志》吏兵部及司勛。《舊書·職官志》雲:“舊例,開府及特進,雖不執事,皆給俸祿,與朝會,行立在於本品之次。光祿大夫已下,朝散大夫已上,衣服依本品,無祿俸,不與朝會。朝議郎已下,黃衣執笏,於吏部分番上下,承使及親驅使,甚為猥賤。每當上之

時,至有為主事、令史守局鑰、執鞭帽者。兩番已上,則隨番許簡。通時務者,始令參選。一登職事已後,雖官有代滿,即不復番上。”又雲:“永徽已後,戰士授勛者,動盈萬計。每年納課,亦分番於兵部及本郡當上省司,又分支諸曹,身應役使,有類僮仆。據令乃與公卿齊班,論實在於胥吏之下。蓋以其猥多,又出自兵卒,所以然也。”案是時征役,又多取勛官,見第九節引劉仁軌奏。無實利而徒有虛名,未有能使人重之者也。此徒恃虛名者之所以終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