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官 制(下)(第3/8頁)

《新書·兵志》雲:“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者曰道。其軍、城、鎮、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將一人,曰大總管。已而更曰大都督。至太宗時,行軍征討曰大總管,在其本道曰大都督。《百官志》雲:武德初,邊要之地,置總管以統軍,加號使持節,蓋漢刺史之任。七年(624年),改總管曰都督。總十州者為大都督;貞觀二年(628年),去大字。凡都督府有刺史以下如故,然大都督又兼刺史,而不檢校州事。其後都督加使持節則為將,諸將亦通以都督稱。惟朔方猶稱大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沃衍有屯田之州,則置營田使。自高宗永徽以後,都督帶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然猶未以名官。景雲二年(711年),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通鑒》:景雲元年十月,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考異》曰:《統紀》:景雲二年四月,以賀拔延秀為河西節度使,節度之名自此始。《會要》雲,景雲二年(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始有節度之號。又雲:範陽節度,自先天二年(713年)始除甄道一。《新表》:景雲元年(710年),置河西諸軍州節度支度營田大使。按訥先已為節度大使,則節度之名,不始於延嗣也。今從《太上皇實錄》。案此以節度使之名號言之,論其職守,則初不始於此等也。說見第九節。自此而後,接乎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皆置節度使。《舊書·地理志》雲:開元中置十節度,已見第四章第七節,其《職官志》雲:天寶中置八節度,蓋安西、北庭,天寶中嘗合為一,而嶺南則至德已前初無節度之名也。說見《廿二史考異》:《通典·州郡篇》稱節度使十,《職官篇》雲:開元中凡八節度,曰磧西,曰河西,曰隴右,曰朔方,曰河東,曰幽州,曰劍南,曰嶺南。《考異》曰:“磧西即安西,而不別出北庭之名,《舊史》蓋本於此。”又曰:“《唐六典》:凡天下節度使有八:一朔方,二河東,三幽州,四河西,五隴右,六劍南,七磧西,八嶺南,蓋並平盧、幽州為一,磧西、北庭為一也。”及範陽節度使安祿山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其後祿山子慶緒及史思明父子繼起,中國大亂。肅宗命李光弼等討之,號九節度之師。久之,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通典》雲:“分天下州縣,制為諸道。每道置使,理於所部。其邊方有寇戎之地,則加以旌節,謂之節度使。自景雲二年四月,始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其後諸道因同此號。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外任之重莫比焉。”《舊書·職官志》:門下省符寶郎職,旌節之制,命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佩之。旌以專賞,節以專殺。《新書·百官志》:元帥、都統、招討使掌征伐,兵罷則省。都統總諸道兵馬,不賜旌節。《舊書·職官志》雲:“漢代奉使者皆持節,故刺史臨郡皆持節。至魏、晉,刺史任重者,為使持節都督,輕者為持節。後魏、北齊總管刺史,則加使持節諸軍事。以此為常。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以州統縣,刺史之名存而職廢,而於刺史太守官位中,不落使持節之名,至今不改,有名無實也。至德之後,中原用兵,大將為刺史者,兼治軍旅。遂依天寶邊將故事,加節度之號。連制數郡。奉辭之日,賜雙旌雙節。如後魏、北齊故事。名目雖殊,得古刺史督郡之制也。”此節度專擅,實

魏、晉後刺史復起之征也。斯制也,歷代承平之際,皆盡力欲除之。唐中葉後亦未嘗不然,特力不能勝耳。《舊書·職官志》又雲:“至德後,中原置節度,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禦使治軍事,刺史兼之。《通典》雲:以采訪使並領之。采訪理州縣,防禦理軍事。初節使與采訪各置一人,天寶中始一人兼領之。不賜旌節。上元後,改防禦使為團練守捉使。又與團練兼置防禦使名。”《地理志》雲:“至德之後,中原用兵,刺史皆治軍戎,遂有防禦、團練、制置之名。下文列舉諸使之名,凡四十七,不見防禦制置之名。蓋前世使名甚長,諸史為求省文,所舉皆不全也。要沖大郡,皆有節度之類,當作額。寇盜稍息,則易以觀察之號。”《新書·百官志》雲:“武後聖歷元年(698年),以夏州都督領鹽州防禦使。及安祿山反,諸郡當賊沖者,皆置防禦守捉使。乾元元年(758年),置團練守捉使、都團練守捉使。大者領州十余,小者二三。代宗即位,廢防禦使。惟山南西道如故。元載秉政,思結人心,刺史皆得兼團練守捉使。楊綰為相,罷團練守捉使。惟澧、朗、峽、興、鳳如故。建中後,行營亦置節度使、防禦使、都團練使。大率節度、觀察、防禦、團練使,皆兼所治州刺史。”觀察初不握兵,意亦在挽此危局。然“節度列銜,往往稱某軍節度某處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則觀察但為節度兼銜,且節度無不兼本州刺史,則權盡歸於一家,而守土之臣,幾無復分其任者矣”。《十七史商榷》。此其所以終至尾大不掉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