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官 制(下)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罷郡,以州統縣,已見第一章第一節。其時有州三百一十,郡五百有八,見《通典》。隋於雍州置牧。州、縣亦如北齊,分為九等。開皇十四年(594年),改為四等:曰上,曰中,曰中下,曰下。鎮置將、副。戍置主、副。關置令、丞。文帝以並、益、荊、揚四州置大總管。其余諸州置總管者,列為上中下三等,總管、刺史加使持節。《通典》曰:“魏置使持節,寵奉使官之任。隋氏廢郡而以刺史牧人,既非使官,則合罷持節之稱。其時制置,不以名實相副為意,仍舊存之。後改為太守,亦不復省。所以使持節之名,及於邊遠小郡,乃不征典故之失。”煬帝悉罷之,並罷州置郡。京兆、河南則為尹。舊有兵處,刺史帶諸軍事以統之,至是別置都尉、副都尉,與郡不相知。又置京輔都尉,立府於潼關。並置副都尉。置諸防主、副官,掌同諸鎮。其監察則歸司隸台,已見前。此實有意復兩漢郡縣舉職、刺史監察之舊者也。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為州,《通典》雲:加號持節,後加號為使持節諸軍事,而實無節,但頒銅魚符而已。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至德二載(757年),又改郡為州。《舊書·職官志》上州刺史下注雲乾元元年(758年),誤也。其敘及《新紀》《通鑒》,皆雲至德二載。通計唐代稱郡者僅十五年,然前後雖稱為州,論其實,則皆古之郡也。《舊書·地理志》惟列州名。《新書》及《通典》《元和郡縣志》皆州郡名並舉。蓋明其中間曾為某郡,非謂其同時名州又名郡也。《新志》間有但舉州名者,於渭州下發其凡,曰:“凡乾元後所置州,皆無郡名。”間有乾元前所置亦無郡名者,則於威州下注雲“郡闕”,以起其例,蓋其地嘗沒於吐蕃,史失其傳也。宋承唐,以州統縣,而仍留郡名,以備王公封號。故《宋史·地理志》每州亦兼著郡名,其用意與《唐志》又異。《舊書·韋安石傳》言其子陟為吳郡太守,其時只有蘇州,則作史者措辭之不諦耳。說詳《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異》。唐於西都、東都、北都皆置牧,以親王為之,而以長史理人。開元元年(713年),改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十一年(723年),改並州為太原府,升長史為尹。初太宗伐高麗,置京城留守。其後車駕不在京師,則置留守,以右金吾大將軍為副。開元以尹為留守,少尹為副,謂之三都留守。其後鳳翔、成都、河中、江陵、興元,亦皆為府置尹焉。唐初諸州復有總管。亦加號使持節。武德五年(622年),以洺、荊、並、幽、交五州為大總管。七年(624年),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總管府為都督府。太極初,以並、益、荊、揚為四大都督府。詳見下。開元十五年(727年),加潞州為五。其余都督定為上中下之差。都護,永徽中置於邊方,掌統諸蕃。大都督亦親王遙領,以長史主事。都護親王領之,則曰大都護,以副大都護兼王府長史。其後諸王拜節度使者,亦留京師,而副大使知節度事。薛《史·職官志》:後唐天成二年(927年)詔曰:“頃因本朝,親王遙鎮,其在鎮者,遂雲副大使知節度事。年代已深,相沿未改。今天下侯伯,並正節旄,惟東西兩川,未落副大使字。宜令今後只言節度使。”則其制至五代刊落始盡也。羈縻都督府、州,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也。《新書·地理志》。開元中,定天下州、府,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之外,以近畿之州為四輔,其余為六雄、十望、十緊及上、中、下之差。縣亦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通典·職官典》。《新書·戴叔倫傳》雲:“天下州縣有上、中、下、緊、望、雄、輔者,有司銓擬,皆便所私。”說與此舍。其《百官志》注言文宗世,宰相韋處厚議復置兩輔、六雄、十望、十緊州別駕,亦見《舊書·處厚傳》,蓋謂兩畿之州為輔,非謂稱輔之州止兩也。《新書·地理志》渭州下雲:“季世所置州,不列上、中、下之第。”則前世所置皆有之,特不能無變易耳。《通典》備舉四輔、六雄、十望之名,而雲“初有十緊,後入緊者甚多,不復具列”,則其一證。《典》又雲:“戶四萬已上為上州,二萬五千以上為中州,不滿二萬為下州。亦有不約戶,以別敕為上州者。又謂近畿者為畿內州,戶雖不滿四萬,亦為上州。其親王任中下州刺史者,亦為上州。王去任後,即依舊式。”足見州之分等,條例甚多。雖雲究以戶口為主,然《舊紀》開元十八年三月雲:“改定州縣上、中、下戶口之數。”則其率亦非無變易矣。抑近畿之州,《通典》述開元定制曰四輔,而韋處厚稱為兩輔者?或正以其數有變易,故改據兩畿言之邪?《舊志》言戶滿二萬已上為中州,《通典》五千字似衍。縣:《通典注》雲:“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余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而《舊志》雲:“長安、萬年、河南、洛陽、太原、晉陽,謂之京縣。京兆、河南、太原所管諸縣,謂之畿縣。”則赤縣亦稱京縣,而稱畿者又不僅雍、洛矣。《通鑒》:大歷十二年(777年),定節度使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