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官 制(下)(第2/8頁)

下至主簿、尉俸祿。注述令、丞、簿、尉俸祿之數,縣有、赤之稱。胡氏雲:“《類篇》,翻阮切,鷹二歲色。《新地理志》唐京兆有赤縣、次赤縣,諸負郭亦皆為次赤縣,、赤字義不可曉,蓋次赤也?”今案七等益一次赤,則八等矣。又《十七史商榷》引宋謝維新《合璧事類》後集第七十九卷縣官門知縣雲:“國朝建隆元年(960年),應天下諸縣,除赤、畿外,有望、緊、上、中、下。四千戶為望,三千戶以上為緊,二千戶以上為上,千戶以上為中,不滿千戶為中下,五百戶以下為下。”則其制宋尚相沿,而於中等之中,又析出中下,則亦八等矣。《通典·職官典》言州縣皆七等,而《選舉典》言郡自輔至下,縣自赤至下皆八等,未知何故。若次赤、中下亦列為一等,則其數適得八。豈此分別實起自《通典》成書以前,又為一等中之小別,可雲無改於七等之舊,故輯選舉、職官二典時,各有所據歟?要之州縣等級交易,恐甚紛繁,多少名目,難以具詳也。《選舉典》雲:“初州縣混同,無等級之差。凡所拜授,或自大而遷小,或始近而後遠,無有定制。其後選人既多,敘用不給,遂累增郡縣等級之差,其折沖府亦有差等。”又載沈既濟請改革選舉事條:請準舊令,州為上、中、下三等,縣為赤、畿、上、中、下五等,而廢緊、望、雄、輔之名。雲“等級繁多,則仕進淹滯。使其周歷,即務速選。官非久安,政亦苟且”。其緣起如此,自不免如《戴叔倫傳》所謂有司銓擬,皆便所私之弊矣。要之州縣等級之分,實無與於民生之厚薄,亦不足深考也。鎮以五百人為上,三百人為中,不及者為下。戍以五十人為上,三十人為中,不及者為下。各置將副、主副。關亦分上、中、下。上、中關皆置令、丞,下關惟有令。監察之制,文明後嘗欲以隸禦史台,已見前。《新書·百官志》雲:“貞觀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諸州水旱則遣使,有巡察、安撫、存撫之名。《舊書·太宗紀》:貞觀二十年正月,遣大理卿孫伏伽、黃門侍郎褚遂良等二十二人以六條巡察四方,黜陟官吏。《新紀》雲: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條黜陟於天下。神龍二年(706年),以五品已上二十人為十道巡察使,按舉州縣,再周而代。景雲二年(711年),置都督二十四人,察刺史已下善惡。置司舉從事二人,秩比侍禦史。揚、益、並、荊四州為大都督。汴、兗、魏、冀、蒲、綿、秦、洪、潤、越十州為中都督。齊、鄜、涇、襄、安、潭、遂、通、梁、夔十州為下都督。當時以為權重難制,罷之。惟四大都督府如故。置十道按察使各一人。《舊紀》:六月,依漢代故事,分置二十四都督府。閏六月,初置十道按察。七月,新置都督府並停。惟雍、洛州長史,揚、益、並、荊四大都督府長史階為三品。《通鑒》雲:時遣使按察十道。議者以山南所部闊遠,乃分為東西道。又分隴右為河西道。六月,壬午,分天下置汴、齊、兗、魏、冀、並、蒲、鄜、涇、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安、閩、越、洪、潭二十四都督,各糾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惡。惟洛及近畿州不隸都督府。太子右庶子李景伯、舍人盧俌等上言:都督專生殺之柄,權任太重,或用非其人,為害不細。今禦史秩卑望重,以時巡察,奸宄自禁。其後竟罷都督,但置十道按察使而已。李景伯、盧俌之議,見《新書·景伯傳》,附其父《懷遠傳》後。《舊書·王志愔傳》:景雲二年(711年),制依漢置刺史監郡。於天下沖要大州置都督二十人,妙選有威重者為之,遂拜志愔齊州都督,事竟不行。開元二年(714年)曰十道按察采訪處置使。《通鑒》:開元元年九月,復置右禦史台,督察諸州,罷諸道按察使。二年閏二月,復置十道按察使。《舊紀》但書又置右禦史台,不書按察使之罷,而亦書其復置。《新書·張廷珪傳》:請復十道按察使,帝然納之,因詔陸象先等分使十道,此時事也。至四年(716年)罷。《舊紀》:四年十二月,停十道采訪使。《通鑒》:三年十二月,或上言按察使徒繁擾公私,請精簡刺史、縣令,停按察使。上命召尚書省官議之。姚崇以為今止擇十使,猶患未盡得人。況天下三百余州,縣多數倍,安得刺史、縣令,皆稱其職乎?乃止。四年閏十二月,罷十道按察使。八年(720年),復置十道按察使,秋冬巡視州、縣。《通鑒》在五月。十年(722年),又罷。《通典》同

《通鑒》在十二年五月。十七年(729年),復置十道京都兩畿按察使。《通鑒》在五月。二十年(732年)曰采訪處置使。分十五道。《通鑒》在二十一年(733年),雲是歲分天下為京畿、都畿、關內、河南、河東、河北、隴右、山南東、西、劍南、淮南、江南東、西、黔中、嶺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訪使。以六條檢察非法。兩畿以中丞領之。余皆擇賢刺史領之。非官有遷免,則使無廢更。惟變革舊章,乃須報可。自余聽便宜從事,先行後聞。《新書·地理志序》亦雲事在二十一年。《舊書·張九齡傳》,言其在相位時,建議復置十道采訪使。九齡之相,事在二十一年十二月,則此奪一字也。《新書·韓思復傳》:子朝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初置十道采訪使,朝宗以襄州刺史兼山南東道。《李尚隱傳》雲:自開元二十二年置京畿采訪處置等使,用中丞盧奐為之。尚隱以大夫不充使。永泰以後,大夫王翊、崔浹、李涵、崔寧、盧杞乃為之。乃據朝宗、奐任職之時言之,非謂置使在二十二年也。《舊書·地理志》: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一曰關內,二曰河南,三曰河東,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隴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劍南,十曰嶺南。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五十道,每道置采訪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京畿采訪使理京師城內。都畿理東都城內。關內以京官遙領。河南理汴州。河東理蒲州。河北理魏州。隴右理鄯州。山南東道理襄州。西道理梁州。劍南理益州。淮南理揚州。江南東道理薊州。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嶺南理廣州。五十者十五之倒誤。薊州當作蘇州。此分山南、江南各為二道,就關內、河南析出京畿、都畿,又增置黔中也。天寶末,又兼黜陟使。乾元元年(758年),改曰觀察處置使。”案《舊書·李嶠傳》:初置右禦史台。嶠上疏陳其得失,言“垂拱二年(686年),諸道巡察使所奏科目,凡有四十四件。別準格敕令察訪者,又有三十余條。巡察使率是三月已後出都,十一月終奏事,而每道所察文武官多至二千余人,少者一千已下。但準漢之六條,推而廣之,則無不苞矣。無為多張科目,空費簿書。且機事之動,恒在四方。是故冠蓋相望,郵驛繼踵。今巡使既出,其他外州之事,悉當委之,則傳驛大減矣。請大小相兼,率十州置禦史一人,以周年為限。使其親至屬縣,或入閭裏,督察奸訛,觀采風俗。然後可以求其實效,課其成功”。則天善之。乃下制分天下為二十道,簡擇堪為使者。會有沮議者,竟不行。神龍已後所行,則嶠之說也。委任郡縣,而於其上設監察之司,持霜簡以肅紀綱,而勿與郡縣之事,於法究為最善。隋、唐之世,屢經改革,終不能不循此而行,宜矣。然天寶已還,邊兵日重,至德而後,加之天下兵興,卒復於魏、晉、南北朝刺史握兵之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