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官 制(上)(第3/8頁)

既濟傳》:“子傳師,召入翰林為學士。改中書舍人。翰林缺承旨,次當傳師,穆宗欲面命。辭曰:學士院長,參天子密議,次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願治人一方,為陛下長養之。因稱疾出。”唐之學士,弘文、集賢,分隸中書、門下省,弘文館:武德四年(621年)置,隸門下省,曰修文館。九年(626年),改曰弘文。神龍元年(705年),避孝敬皇帝諱,改曰昭文。二年(706年)曰修文。景雲中,復為昭文。開元七年(719年),復為弘文。集賢殿書院:開元五年(717年),乾元殿寫四部書,置乾元院使。六年(718年),更號麗正修書院,置使及檢校官,改修書官為麗正殿直學士。十二年(724年),改集賢殿書院,隸中書省。弘文、集賢,皆五品已上為學士,六品已上為直學士。而翰林學士獨無所屬,故附列於此雲。”《舊志》附中書省後。案唐世之尊崇學士,始於太宗為天策上將時。時作文學館,下教,以杜如晦等十八人以本官為學士。凡分三番,遞宿閣下。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墳籍。見《新書·褚亮傳》。此時雖或與秘謀,究非國政,即貞觀時召以草制,亦不過取其文辭。其密參政事以分宰相之權者,實始於高宗時之北門學士。見新、舊《書·劉袆之、元萬頃傳》。然未幾仍復其舊。《新書·張說傳》:“常典集賢圖書之任。後宴集賢院。故事,官重者先飲。說曰:吾聞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閥為先後。太宗時修史十九人,長孫無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舉爵。長安中與修珠英,當時學士,亦不以品秩為限。於是引觴同飲。時伏其有體。中書舍人陸堅以學士或非其人,而供擬太厚,無益國家者,議白罷之。說聞曰:古帝王功成則有奢滿之失。今陛下崇儒向道,躬自講論,詳延豪俊,則麗正乃天子禮樂之司,所費細而所益者大。陸生之言,蓋未達邪?”又《隱逸·賀知章傳》:“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表知章及徐堅、趙冬曦入院撰《六典》等書。累年無功。開元十三年(725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一日並謝。宰相源乾曜語說曰:賀公兩命之榮,足為光寵,然學士侍郎孰為美?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當時之尊學士,不過如此而已。然此已為崇儒重道之意。《文藝傳》雲:“中宗神龍二年(706年),於修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象四時、八節、十二月,凡天子饗會遊豫,惟宰相及學士得從,當時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臣禮法,惟以文華取幸。”此則弄臣而已。《舊書·熊望傳》雲:“昭湣嬉遊之隙,學為歌詩。以翰林學士崇重不可褻狎,乃議別置東頭學士,以備曲宴賦詩。令采卑官才堪任學士者為之。”昭湣之荒縱,豈必愈於中宗,而所為相異如此,可見翰林學士之位望,前後不同矣。《新書·張說傳》之陸堅,《舊書》作徐堅。中葉以後,時事艱難,侍從者乃多參秘計。如代宗時之柳伉,伉上書請誅程元振,事見第五章第四節。《困學紀聞》雲:“東坡謂及其有事且急也,雖代宗之庸,程元振之用事,柳伉之賤且疏,而一言以入之,不終朝而去其腹心之疾。愚按登科記:伉乾元元年(758年)進士。翰林院故事載寶應以後,伉自校書郎充學士,出鄠縣尉,改太常博士、兵部員外、諫議大夫,皆充學士。《新唐書·程元振傳》雲:太常博士、翰林待詔柳伉上疏,以翰林故事考之,伉是時為學士,非待詔也。伉以博士在禁林,職近而親,不可謂賤且疏。”案伉是疏蓋出代宗授意,說已見前。德宗時之陸贄,德宗任贄最久,然即位即召張涉,後吳通玄等亦居翰林中,尚不獨一贄也。順宗時之王叔文,文宗時之李訓是也。至此,其所司者已非復文辭。而陸贄攻吳通玄,猶以還職舍人為言,亦可謂昧於時務矣。其辭雲:“承平時,工藝書畫之徒,待詔翰林,比無學士。祗自至德後,天子召集賢學士於禁中草書詔,因在翰林院待進止,遂以為名。奔播之時,道途或豫除改,權令草制。今四方無事,百揆時序,制書職分,宜歸中書舍人。學士之名,理須停寢。”所攻者正其身所曾經,可謂過河拆橋矣。五代時,後唐明宗不通文字,四方章奏,常使安重誨讀之。重誨亦不知書,奏讀多不稱旨。孔循教重誨求儒者置之左右。而兩人皆不知唐故事,於是置端明殿學士,以馮道及趙鳳為之。初班在

翰林學士下,而結銜又在官下。明年,鳳遷禮部侍郎,因諷任圜升學士於官,又詔班在翰林學士上。《新五代史·趙鳳傳》。此實通事之職,未足擬唐之學士也。石晉時,李瀚為翰林學士,好飲而多酒過。高祖以為浮薄。天福五年九月,詔廢翰林學士。按《唐六典》,歸其職於中書舍人。而端明殿、樞密院學士皆廢。及出帝立,桑維翰為樞密使,復奏置學士,而悉用親舊為之。《新五代史·桑維翰傳》。可見其職仍居親近也。南唐亦嘗置宣政院於禁中,以翰林學士給事中常夢錫領之,專典機密雲。《通鑒》後晉齊王開運三年(9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