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德黑蘭(第3/3頁)

只是,這6名美國人的回歸只是帶回來一時的寬慰,剩下的在伊朗的52名人質依舊生死未蔔,而且伊朗政府絲毫沒有松動的跡象。

無奈之下,卡特總統只能下令:開始籌備第二次營救行動。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原本看上去是死水一潭的僵局,突然發生了松動。

7

1980年7月27日,在美國避難的巴列維忽然去世了。

這個變故有些出乎伊朗人的意料:作為交還美國人質的首要條件,巴列維一直是伊朗扣押人質的最主要理由。

而現在,人死了,你拿這些美國人質去交換什麽呢?

而巴列維的去世,還只是一系列意外中的第一環。

1980年9月22日,在強人薩達姆·侯賽因的指揮下,伊拉克出動大批轟炸機,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進行了空襲——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爆發了。

陷入戰爭局面的伊朗,發現自己已經沒空再利用美國人質去做什麽了,相反,面對被蘇聯武裝的伊拉克,伊朗卻沒來由地得罪了美國。

而就在這一年的11月,第三個意外發生了:在這個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共和黨人羅納德·裏根異軍突起,擊敗了試圖連任的卡特,當選為美國總統。

在競選期間就表現得相當強勢的裏根,一直嚴厲譴責伊朗扣押美國人質的行為。可以想見的是,裏根一旦就職總統,對伊朗的政策只會更加強硬——這對已經陷入“兩伊戰爭”中的伊朗來說,無疑將是災難性的。

1981年1月19日,伊朗和美國經過多次秘密談判,最終達成了協議:

由阿爾及利亞出面派遣一架飛機,將52名美國人質統統接回美國。

伊朗不做出任何賠償,一切到此為止。

在被關押了444天之後,52名美國人質,終於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饅頭說

整個“伊朗人質危機”從頭到尾捋一遍,似乎有點有驚無險。

但其實還是有些味道可以品的,比如兩個時間點。

先看一個大時間點。

伊朗占領美國大使館是發生在1979年11月4日,但美國宣布和伊朗斷交是發生在1980年的4月7日,之後才決定武力營救——按美國人一貫的暴脾氣,居然會拖半年才翻臉?

這就要放到當時的世界大環境中來看。

之所以說“1979年是個多事之秋”,是因為那一年的年頭,中國和美國正式建交,隨後中國就開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那一年的年尾,蘇聯武裝入侵阿富汗,引起了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感。

簡單點來說,就是中美關系緩和,蘇聯與伊斯蘭世界交惡。在這個節骨眼上,伊朗爆發的反美浪潮就比較微妙——美國如果用力一狠,肯定逼得中東大國伊朗只能倒向蘇聯,原本的大好形勢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在整個過程中,美國一直沒有采取非常強硬的措施,總統卡特甚至因此備受詬病,但在背後,其實也有這樣一層的考慮。

再看一個小時間點。

美國總統卡特其實非常希望能在自己的任內結束這場危機,畫一個還算圓滿的句號。但是,伊朗人雖然也早有歸還人質之意,但總在各個環節上挑毛病,拖時間,最後在1981年的1月20日才讓美國人質正式登上飛機。

1月20日是什麽日子呢?是美國新任總統裏根宣誓就職的日子。

伊朗人的潛台詞其實也很明顯:這個禮包,與其送給即將卸任的卡特,不如用來送給新任總統裏根。畢竟,陷入“兩伊戰爭”的伊朗,贏得戰爭勝利是最重要的,它也急需美國解凍80億美元的在美資產。至於反美,往後排吧。

所以你看,一旦上升到國與國之間的世界舞台上,一味地打打殺殺是沒用的,而純粹的狂熱和膨脹也是不現實的,總有一樣東西可以巧妙地平衡各種天大的矛盾,這樣東西就是利益。

不要看有些人看上去不可理喻乃至喪失理智,在台面上揮舞拳頭,甚至喊著要按下核武器按鈕,其實在台下都拿著籌碼等著和對手交換呢。

台上繼續在叫,只是說明台下籌碼還沒換到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