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之死

在不少人心目中,偉大藝術家應該是什麽樣的?首先當然是要才華橫溢,然後最好是生前無人賞識,恐怕還得窮困潦倒。如果最後還是在絕望中自殺,那估計就很符合標準了……

1

1890年7月27日傍晚,文森特·梵高腳步有些踉蹌地回到了奧威爾小鎮。

他是午後帶著他的全套畫畫的工具,離開自己暫住的拉烏爾旅館,出去寫生的。旅館和鎮上的人都對此習以為常,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孤僻的畫家賣出去什麽畫,但他似乎也不在乎,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但是,梵高這次回來後的樣子有點奇怪:在明顯已經變得炎熱的夏日傍晚,他卻將自己的外套紐扣都緊緊扣起,而且手捂著腹部,一瘸一拐。

進了拉烏爾旅店,梵高也沒和人打招呼,直接上了閣樓,鉆進了他自己那間只有7平方米的房間。

出於謹慎,店老板拉烏爾跟上了樓,進了梵高的房間,發現他蜷縮在自己的床上,表情非常痛苦。

看到店老板走進來,梵高掀起了自己的襯衫——在肋骨旁,有一個很小的彈孔。

“我弄傷了自己。”他說。

醫生和警察隨後都趕到了旅店。醫生發現,那顆射入梵高體內的子彈並沒有穿透他的身體,而是留在了脊柱附近。

梵高自畫像(1887年),攝於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而警察則關心這是不是一起謀殺案,所以他問梵高:“你是不是想要自殺?”

梵高回答:“我想是這樣的。”

梵高一生關系最親密的弟弟提奧得到消息後,很快從巴黎趕了過來。在床前,提奧向哥哥保證一定要救活他。

但梵高對自己摯愛的弟弟說:“痛苦便是人生。”

據說那是梵高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

7月30日,在痛苦中掙紮了30多個小時之後,梵高離開了人世。

終年37歲。

2

這是梵高之死最流行的一個版本。

事實上,這個版本有一個完整的故事:

梵高從旅店老板拉烏爾那裏借了一把左輪手槍,說是要趕走麥田的烏鴉,然後來到了鎮外的一片麥田。在麥田裏,他放下了隨身攜帶的畫具,舉槍對著自己的腹部開了一槍。這一槍沒有擊中要害,卻讓他失去了意識。等他再醒來時已是黃昏,在無法找到那把手槍的情況下,他只能自己再蹣跚著回到旅店,尋求援助。

在美國傳記作家歐文·斯通那本著名的《渴望生活·梵高傳》中,這一幕自殺的場景得到了文學上的升華:“他把臉仰向太陽。把左輪手槍抵住身側。扳動槍機。他倒下,臉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麥田松土裏——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親的子宮裏。”

再加上1956年好萊塢同名改編影片《渴望生活》的上映,梵高這一悲劇但又震撼人性的人生結局,深深打動了千萬人的心。

很多人甚至覺得,沒有什麽其他的結局比這更符合大家的想象了。

因為他不是別人,他是極具天分但孤僻,甚至有精神疾病的梵高。

3

關於梵高的故事,大家當然已經很熟悉了。

梵高並不算漫長的一生,大概有這樣幾個點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第一個,是他生前貧困潦倒,死後卻享盡哀榮。

梵高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牧師,母親是富家女。但是,長大成人後的梵高似乎辜負了家庭對他的期待,在做過牧師和藝術品經紀人之後,最終選擇做職業畫家的他就此陷入貧困。梵高一輩子只賣出過一幅畫。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中,完全是靠他最親愛的弟弟接濟——梵高給他的弟弟寫過600多封信,其中相當一部分只有一個訴求:“請務必再寄些錢來。”

梵高生前賣出的唯一一幅畫:《紅色的葡萄園》。當時售價是400法郎,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000多美元

然而,就在梵高去世之後,他遺留下來的畫作卻大受好評,價格也是一路飆升。梵高的多幅畫作進入過世界最名貴的十大畫作排行,他的畫成了藝術和天價的代名詞。

第二點,是他起步雖晚,但天賦異稟。

梵高的繪畫天賦並不是從童年就開始展露的。

嚴格說起來,直到去世,梵高正式投身藝術創作的時間大概也就十年,他是一個標準的“半路出家”的畫家。

1885年,已有小成的梵高畫了一幅《吃土豆的人》。這應該是他早期作品中比較出挑的一幅。畫完這幅畫後,他自信地將畫寄給了弟弟,而作為藝術商人的弟弟在看了畫之後沒有太多表示,只是給了哥哥一個建議:“來巴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