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稱“時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個

這不是一篇品牌廣告。只是不少品牌創始人的經歷,本身確實是一個好故事。

1

1883年8月19日,卡布麗爾·香奈兒(Gabrielle Bonheur Chanel)出生在法國的索米爾。

香奈兒應該不能被稱為“幸福的孩子”,因為她的爸爸阿爾貝是位商人——這麽稱呼似乎隆重了一點,他其實只是一個走街串巷的小販。媽媽出身農家,在一個有錢人家裏當女仆。

當然,貧窮並不是香奈兒不幸福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她的爸爸風流成性,從來不管妻子和孩子,而她的媽媽在生下三女二男之後,在32歲時積勞成疾,去世了。

在妻子去世後,香奈兒的爸爸采取了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安排了他們5個兄弟姐妹——把三個女兒送進修道院,把兩個兒子送進農場。

然後他就遠走高飛了。

於是,香奈兒的童年,就是在修道院和教會學校度過的。

莊嚴肅穆和崇高和諧的修道院裝飾風格,給香奈兒後來的審美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比如黑色、白色,簡潔、樸實。香奈兒的童年,就生活在黑白搭配的世界裏。

而修道院的生活給香奈兒帶來的最大收獲,是縫紉。在那裏,香奈兒學會了各種縫紉和刺繡的本領。

老天在關上你的很多道門時,總會給你留下一扇窗——盡管你當時可能並不知道。

白天,香奈兒就是讀書和縫紉,晚上,她就睡在冰冷的修道院硬板床上,期待爸爸有朝一日能夠回來找她。

爸爸再也沒有來。

2

1903年,20歲的香奈兒已經亭亭玉立,不再是當初那個怯懦的小姑娘了。

她在修道院裏學到的縫紉本領派上了用場——她進入一家紡織廠,當了一名女工。

這並不是一個關於紡織廠女工平凡的一生的故事,所以,大家都知道,好戲才剛剛開始。

當然,人生逆轉的最重要前提,是你不甘於自己的人生就這樣被安排。

香奈兒選擇了去音樂廳唱歌。

事實上,香奈兒會唱的歌實在不多,她只是喜歡被人關注和聽到掌聲的感覺。至於她會唱的歌,就兩首,一首叫《公雞喔喔啼》,另一首叫《誰看見了Coco》。

因為香奈兒長得確實迷人,所以觀眾還是給她的表演以熱烈的掌聲,並且開始稱她為“Coco”(可可)。

香奈兒索性就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了“可可·香奈兒”,也就是後世廣大女性最熟悉的“Coco Chanel”(可可·香奈兒)。

香奈兒在音樂廳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個名字,她還俘獲了一個男人的心——法國第十輕騎兵團的年輕軍官艾蒂安·巴勒松(Etienne Balsan)。

第十輕騎兵團是貴族兵團,裏面都是貴族子弟,巴勒松也是其中的一員。他瘋狂地愛上了香奈兒,並邀請她去自己在法國北部的城堡居住。

沒有懸念,熱戀中的香奈兒與心愛的男人一起住進了那座城堡:豪華的宴會廳、巨大的馬場、成群的仆人……香奈兒覺得她終於等到了她盼望已久的幸福生活。

但香奈兒一直沒有等到巴勒松的求婚。

1909年,26歲的香奈兒

巴勒松和香奈兒

不僅如此,巴勒松根本就沒有帶她去見自己的父母。

雖然之前隱隱有過猜測,但香奈兒最終還是必須面對現實:巴勒松根本就沒打算娶她,他只是希望把她養起來,做自己的情婦。

那香奈兒有沒有反對呢?至少在一開始,她並沒有反對。

這樣的日子一直維持到了1909年,26歲的香奈兒終於厭倦了被“圈養”的生活,她決定要做自己的事,哪怕離開榮華富貴的生活。

做什麽呢?做帽子。

3

1910年,香奈兒的帽子店,在巴黎的康鵬街(Rue Cambon)21號開張了。

香奈兒的帽子賣得還不錯,原因在於她看準了時尚潮流。與其說是她看準,倒不如說她自己創造了一種時尚——簡潔、耐看。

當時女士戴的帽子,都有一種浮誇的傾向:有各種花巧的飾邊,各種華麗的羽毛,甚至有水果、標本鳥……怎麽復雜怎麽來,戴在頭上不僅搖搖欲墜,對女性也是一種折磨。所以香奈兒通過非凡針線技巧縫制的帽子一問世,這種“逆時尚風”很快就在巴黎引發了一股新潮流。

在這個過程中,香奈兒遭遇的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對她的一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男人叫奧瑟·卡佩爾(Author Capel),在社交圈,他被昵稱為“男孩”(Boy)。卡佩爾也是富家子弟,會打馬球,會做生意,盡管他的身世和香奈兒一樣撲朔迷離——有人說他是大銀行家的私生子。

卡佩爾其實是巴勒松非常好的朋友,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香奈兒和他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巴勒松。但最終,巴勒松還是表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