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人性的抉擇(第2/5頁)

委羅基奧完成了整體構圖,而達·芬奇領到的任務是畫一些背景和左邊的那位小天使(最左邊只露側臉的小天使)。但就是左邊的這個惟妙惟肖的小天使,展現出了全畫都沒有的一種靈性。在達·芬奇創作完這幅畫後,委羅基奧就表示再也沒辦法教他繪畫了,而是將他介紹給另一位有名的繪畫大師。不僅如此,委羅基奧之後也表示不會再畫畫了,轉攻雕塑。

達·芬奇雖然以畫畫名聞天下,但他流傳到後世的畫作並不多,除去真偽存疑的作品以及大量手稿外,連同壁畫在內的真正的油畫作品,也就20多幅。

但是,每一幅都是傳世經典。

他最有名的那幅《蒙娜麗莎》,自然不用多說了。達·芬奇畫作的經典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技法上,更在於他對背後人性的洞悉和把握。這一點,在他於1494年至1498年間創作的《最後的晚餐》這幅作品中最能體現。

《基督受洗》

《最後的晚餐》描繪的是耶穌被猶大出賣後,與他的十二聖徒在一起吃最後一頓晚飯的場景。這個著名的故事一直是歐洲各路大神級畫家喜歡創作的選題,在達·芬奇之前,有很多名家都以此為題創作過。

但之前的作品,別的不說,都有個很明顯的特點——一眼就能從畫面中看出叛徒猶大是誰。[1]

卡普阿的《最後的晚餐》,猶大被畫作去伸手拿餅的人,因為耶穌說:“正準備去接基督蘸了湯的餅的那個人便是出賣了我的那個人。”

喬托的《最後的晚餐》,猶大就是那個唯一頭頂沒有光環的人

格列柯的《最後的晚餐》,猶大手裏明顯拿了錢袋,因為《聖經》裏記載他因為收了30個銀幣而出賣了耶穌

安德烈亞·德爾·卡斯坦諾的《最後的晚餐》,猶大坐在所有人的對立面

所以一般《最後的晚餐》畫作中,猶大要麽拿錢袋,要麽沒光環,要麽被孤立。好了,那麽我們來看下達·芬奇版本的《最後的晚餐》。

這幅畫是達·芬奇畫在教堂上的壁畫,雖然經過多次修復,但依舊損毀嚴重——事實上,這幅畫能保存下來就已經是奇跡了

提供一張修復版,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畫面上13個人以耶穌為中心,看似雜亂分布(其實是3人一組分了4組),每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說明當時每個人的心態都不相同。耶穌在中間,不同於以往作品中總是在說話的樣子,他雙目低垂,嘴唇緊閉

而作為叛徒的猶大,第一眼根本就認不出是誰——大家都沒有光環,沒有人被孤立。但只要你仔細辨認,那個身體後仰,一手裏拿著不起眼的錢袋,一手微微伸出去拿面包的人,就是他(耶穌左邊第二個)。事實上,即便不用道具,猶大的神態也已經出賣了他。

達·芬奇關於《最後的晚餐》的大量習作被藏於溫莎圖書館和威尼斯,他給每個人物形象都找了現實中的模特,甚至為每一雙手、每一件衣袖都做了很多草稿筆記

而且,這幅看上去有些雜亂的畫作,其實是達·芬奇精心構思的。

《最後的晚餐》中的透視比例關系,據說達·芬奇在這幅畫中用了三個光源。所以,說達·芬奇的每一幅畫都是傳世經典,並不誇張

4

關於達·芬奇繪畫的技藝,其實不需要多討論了。

接下來該說說他“不務正業”的一面了。

首先,在繪畫之外,達·芬奇另一個比較被大家認可的領域,是他在解剖學和醫學上的貢獻——當然,這和他的繪畫與雕塑事業也是息息相關的。

達·芬奇在委羅基奧手下做學徒的時候,就被要求學習解剖學。為此,達·芬奇在佛羅倫薩的聖瑪利亞紐瓦醫院得到了解剖人類屍體的許可(也有說法是他沒有得到許可,便私自解剖人類屍體和動物)。在30年的時間裏,達·芬奇至少解剖過30具人類屍體,並為此繪制了超過200幅的繪畫筆記。

因為學會了解剖,達·芬奇對人體構造有了超越常人的認知,進而開始在人體醫學和生理學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設想和探索。

達·芬奇的解剖筆記

達·芬奇的解剖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