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島芳子:從格格到間諜

對於國人而言,一提“女間諜”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川島芳子。其實,川島芳子一開始的外號,就是“東方的瑪塔·哈麗”。

1

1932年1月18日下午,在上海馬玉山路(今雙陽路)上的三友實業社總廠門前,發生了一場騷動。

那一天,以天崎啟升為首的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實業的工廠大門前敲鼓擊鐘,並向廠內投擲石塊。

三友實業社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家大規模機器生產的紡織廠,“九一八事變”後,工人們自發組織了“抗日救國會”,天天上班前操練。看到日本僧人在廠門口挑釁,“救國會”的工人們隨即走了出來,進行盤查。

就在此時,十幾個不明身份的人忽然沖入了隊伍,對那幾名日本僧人用石塊又打又砸,造成一名叫水上秀雄的僧人傷重不治而亡。

當時的三友實業社

1月19日,日本駐滬總領事要求上海市政府懲治兇手並道歉。1月20日,日本浪人團體“日本青年同志會”60多人,在日本駐滬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掩護下,沖入了三友實業社的廠房報復,打砸搶燒,還打死一名聞訊前來的警察。

1月21日,在日本的日僑隨後舉行大規模遊行,抗議中國的“抗日暴行”。日本方面要求中國道歉、懲兇、賠償、解散抗日團體,並要求中國守軍全部撤出閘北。

當時的蔣介石軍隊主力正在江西“剿共”,所以要求上海方面全盤接受要求,忍辱求全。

但就在蔣介石方面全面接受要求的情況下,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突然分三路向閘北發動全面進攻。負責滬寧地區防衛的第十九陸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指揮下奮起抗戰。

這場事件,被稱為“日本僧人事件”,因此引發的戰鬥,就是著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

“二戰”後,當時的日本上海公使館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自供:那些打死打傷日本僧人的人,是他委派的地痞流氓,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嫁禍三友實業社,然後引發“日華沖突”,在上海制造一場焦點戰爭,進而緩和當時國際上對日本策劃“滿蒙獨立”的關注。

川島芳子

根據田中隆吉的供述,那些事情,都是他委托一個“和我很親近的女子”辦妥的,那個女子的名字,叫川島芳子。

2

往前倒推26年。1906年,大清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出生。同年,肅親王善耆有了自己第十四個女兒——愛新覺羅·顯玗。善耆給這個小女兒起名“東珍”,意為“東方的珍寶”。

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之後,大清黃龍旗應聲落地。落魄的肅親王善耆作為最堅定的保皇派,一直想恢復故國的榮光,由此想到了自己的結義兄弟,日本人川島浪速。

川島浪速從甲午戰爭中的一名日本翻譯官起家,因為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將紫禁城保護得不錯,由此結識了肅親王善耆,後來做到清政府新設的北京警務廳總監督,負責培訓清朝送來的警察,風光一時。

愛新覺羅·善耆。當年刺殺攝政王的汪精衛被釋放,就是他下的令

善耆自己也清楚,憑借清朝的力量,復國已是天方夜譚,最能借助的,就是日本的力量,所以他評價川島浪速為“他日能一致支持東亞大局之良友”。

而川島浪速的真實身份,其實就是日本的間諜,他生平最大的願望,就是促成“滿蒙獨立”,他知道善耆是一顆重要棋子,所以也稱他為“非凡之人”。

童年的川島芳子

如何顯示兄弟間的親善之情?善耆決定,將自己年幼的女兒愛新覺羅·顯玗送給日本浪人川島浪速作養女。

顯玗的哥哥,當年11歲的愛新覺羅·憲立後來這樣回憶起6歲的妹妹當年離家時的情景:“她去二樓父親的房間辭行時,身穿中國衣服,頭發上系著一條白色絲帶,哭著說:‘我不願意去日本。’母親一再地哄著說:‘好孩子不要哭。’”

憲立回憶:“我至今還不能忘記生母那一天痛苦的樣子。”

自那時起,6歲的顯玗改了名字,開始叫那個後來為人所熟知的名字:川島芳子。

3

但川島浪速,並沒有只是把川島芳子當作養女。

1912年,6歲的顯玗更名為川島芳子後,隨川島浪速前往日本,進入松本高等女子學校接受嚴格的軍國主義教育。

川島浪速完全是按照培養一個間諜的方式培養自己這個養女的。在日本,川島芳子學會了開槍、射箭、騎馬,並接受了軍事、政治、情報等各方面訓練。加上川島浪速家裏本身就是一個日本法西斯主義聚集的沙龍,所以川島芳子從小就受到了這方面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