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以國家之名(第3/8頁)

所以,淞滬會戰先正式開打的,其實是中日兩國的空軍。

8月14日淩晨到上午,中國空軍出動飛機76架次,轟炸了日軍在上海的司令部、碼頭、倉庫和艦船。這都是完全按照張治中的部署來的。因為在蔣介石問他上海攻略時,他的回答就是:首先出動空軍,拔掉對方的重要據點。

盡管日軍對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但對於首先進攻的是中國空軍,他們卻很意外——在他們眼裏,孱弱的中國空軍,居然敢主動向大日本帝國的空軍挑戰?

在1937年,中日兩國的空軍實力對比是這樣的:日本擁有91個飛行中隊,各類作戰飛機2100架左右,而中國一共只有3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相差7倍。

所以,日本對於中國敢先出動空軍感到惱羞成怒。在8月14日下午,日軍先後出動兩批轟炸機,準備炸平筧橋機場,將中國空軍的有生力量摧毀。

在防空警報中,高志航命令第二十一中隊重新起飛,正準備降落的第二十二中隊和第二十三中隊也放棄降落,進入戰鬥隊形。

隨後,他跳上了自己的“霍克–3”攻擊機,帶著兩架僚機升空,直撲日機編隊。

囂張的日本攻擊編隊連戰鬥機護航也沒有配備,頓時陷入中國戰鬥機的圍剿之中。高志航作為大隊長,率先擊落日方一架敵機,成為中日全面抗戰爆發後第一個擊落日軍飛機的中國飛行員。

8月15日,不甘心失敗的日軍從馬鞍群島附近的“加賀”號航母上起飛了16架轟炸機和29架戰鬥機,再次奔襲杭州。高志航率第四大隊起飛迎敵,又打下日機3架(高志航本人擊落兩架)。那一天,中國空軍第四、第五大隊一共打下17架日本飛機。8月16日,又擊落日機8架。

淞滬戰役開戰才幾天,日本人引以為豪的木更津和鹿屋兩個航空隊,竟然在他們本以為“不存在”的中國空軍面前,損失了一半最新式的“九六式”轟炸機,且對戰略目標的打擊根本不能完成。

在“巨大的恥辱”面前,木更津航空隊聯隊長石井義大佐剖腹自殺。

但是,淞滬會戰記錄的也是中國空軍短暫的輝煌。

除了在飛機數量上存在劣勢,中國最吃虧的還是工業制造能力——我們根本造不出飛機。在日本不斷研發和制造更新式的飛機背景下,中國所有的飛機包括零件都來自國外采購,自身沒有任何制造能力。換句話說,打一架就少一架。在最初的交手之後,中國空軍飛行員每一次駕機升空,往往要單挑對方10架甚至20架飛機。

由日本三菱重工自主研發,1940年開始服役的“零”式飛機是“二戰”中日本著名的戰鬥機,曾以優越的性能成為中國空軍心中的陰影,也給美國空軍制造了很多麻煩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名中國飛行員可能都知道自己的必然結局——殉國。

1937年11月28日,日軍空襲河南周口機場,高志航冒著轟炸奔向自己的座機想升空迎敵,最終被炸死在機艙內。

不僅僅是高志航。以他為代表的中國空軍“四大天王”,在開戰一年內,全部殉國。而中國空軍第一批精英,幾乎沒有一個人活過1938年。

而在淞滬會戰中,至少還有一名中國飛行員的名字值得銘記。

他的名字,叫閻海文。

1937年8月16日,淞滬會戰開戰的第四天,隸屬中國空軍第五飛行大隊的閻海文奉命轟炸日軍駐上海司令部。在完成轟炸任務後返航過程中,閻海文的5210號座機被日軍地面高炮擊中,他被迫跳傘,卻因為風向變化,落入了日軍陣地。

大批的日軍圍了上來,他們希望能活捉一名“支那飛行士”,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能耐,居然能擊落大日本帝國的飛機。

閻海文身邊只有一把手槍,他在日本士兵的“投降”喊話中,舉槍擊斃了5名日本士兵,然後給自己留下了最後一顆子彈。

21歲的閻海文在自盡前,喊了一句:“中國沒有做俘虜的空軍!”

日本大阪《每日新聞》的隨軍記者木村毅吃驚地目睹了這一幕,並寫成了報道發回國內。在報道的最後,他寫了這樣一句話:“中國已非昔日支那!”

5

1937年8月18日,松井石根稍微松了一口氣。

松井石根此時的身份,是日本“上海派遣軍”的總司令。他之所以能松一口氣,是因為接到了消息:日本第三師團已經從熱田港搭乘軍艦前來上海支援。

“中國已非昔日支那”這個觀點,是松井石根一直想讓日本軍部大本營明白,卻覺得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松井石根曾長期擔任駐上海武官,在日本軍中又遊離於“皇道派”和“統制派”之外,所以高層認為他非常適合擔任需要協調多個師團的“上海派遣軍”司令。但是,松井石根在臨行前問上司杉山元討兵,杉山卻只肯給他兩個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