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那些事(第2/4頁)

到2005年,中國經濟局面開始好轉,民間資本積累初具規模,房地產業尚未遍地開花,政策允許電影人為拍電影而私募資金了,於是民間資本逐漸試水於電影業——美國電影能賺大錢,中國電影何以不能呢?這想法其實也是可敬的。

在中國電影的轉機時期,張藝謀、馮小剛對於將人們(主要指青年)“請”回電影院功不可沒。

這一時期的電影觀眾的主體是“80後”青年——城市青年居多,大學生次之,農村進城務工的青年也是為數不少的觀眾群體。看電影是他們談戀愛的內容主項,漸漸取代了逛公園。

“80後”與“60後”“70後”大不相同,他們成長階段的文化背景大抵是聲像文藝——人與書的親密關系從這一代始逐漸分離、疏遠;中國隨之產生了第一茬追星族。

為了迎合他們,中國電影開始探索商業成功的真相。他們畢竟是中國看過最多外國電影或影碟的一代人,要求不低,故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雖是迎合於他們取悅於他們的時期,卻也是一個制作水平提升的時期。

與制作水平的提升相比,思想價值及社會認識價值的蒼白也漸顯端倪。

疏遠書籍的電影觀眾,不太可能對電影抱有娛樂滿足以外的需求。

然而這一時期也還是頗產生了一些好電影——以功夫片成就顯著。港台電影人的介入,使國產電影在面貌和氣質上大為改觀,總體而言是好的改觀。

他們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今天的紅火亦功不可沒。

我將《泰囧》一片的出現,視為中國電影娛樂至上的時代的元年。

我不認為這部電影是低俗的。作為一部喜劇片,幾乎可以說一點兒“毛病”也沒有。但我也不認為它是一部多麽優秀的喜劇片,比之於《大話西遊》《功夫》,其內容顯然是單薄的,也難以咀嚼出娛樂以外的滋味。

它在票房上的大為成功使我相當不解。後來我有些明白了——中國電影觀眾基本上又換了一代人,“80後”在人數上已不再是主體,“90後”成為電影院的常客了。

與前幾代人相比,“90後”是與書籍最疏遠的一代人。這樣的一代人,最容易在娛樂至上的時代成為電影明星的所謂粉絲。

從心理學上分析,粉絲並不覺得自己是被明星綁架了——恰恰相反,他們經常有種是明星上帝的良好感覺,仿佛明星是他們創造的亞當或夏娃。他們參與到一切關於某明星的話題熱議之中,以為正是他們在決定著明星人氣的漲落,以為自己是熱門話題的弄潮兒,於是便“我說故我在”了——若有誰指出他們只不過是無形巨手所推動的廣告鏈上的別人利益目的之實現的組成部分,他們往往因煞了自己的風景而大光其火。當然,這裏所言是部分,非整體。

追星是最容易在中產階級以下人家之兒女間傳染開來的社會風習病——但也同時是生活水平明顯改善的佐證。而粉絲族群的主體,確乎是由低文化青年構成的。學歷層級越低,表現越荒唐。與“80後”“70後”“60後”中的小字輩相比,“90後”吃的苦少,見的家庭困狀少,對父母之不容易的憫情也少。

正窮著的人家的兒女是不太會追星的。

極孝敬父母的底層人家的兒女也是不太會充當粉絲的。

在已不再窮了的人家長大,從小慣受寵愛,且深受明星宣傳現象浸淫的青少年,才會以充當粉絲為虛榮——而這一種虛榮是最可憐的虛榮。

同是粉絲,對有的人是娛記工作,對有的人是第二職業,都是錢所驅動的——大多數本性粉絲,往往看不明白別人的策劃,反而會誤將彼們的雇用粉能力誤當成超己素質,暗覺慚愧,企圖以更竭力的表現證明自己在粉絲圈的存在價值。

葛優是“50後”“60後”的開心果。

周星馳是“70後”“80後”的開心果。

下一代人大抵不“熱戀”上一代人“熱戀”過的星,正如初戀的人大抵戀“嶄新”的對象;吃別人嚼過的饃不香。

對“90後”而言,王寶強屬於當紅新星。《泰囧》的票方業績,其吸引力占大頭。

“80後”“70後”的身上有“60後”“50後”的文化基因。

“60後”“50後”身上有時代的影子——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是大多數人渴望與思想發生親密接觸的中國;而思想主要不在電影院裏,在書裏。

2005年後的中國,由於電腦、手機的普及,出版業開始滑坡。電腦、手機在國外的另一叫法是接傳服務器,對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卻更是解悶和提供樂子的東西。

“90後”是在此背景下成長起來的,他們與“80後”也有分明的代溝——電影對於他們如同超大屏幕上的電子遊戲,他們對所追之星的要求也很簡單——親(或乖),多給點兒樂子哈!但也別太低俗。那樣你掉價,我們也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