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社會革命的宣傳與實踐(第4/4頁)

上述總結是中共經過多年摸索後的經驗之談。對於中央蘇區時期尚很年輕的中共黨人而言,他們考慮更多的還是革命理想的實踐,社會革命是共產革命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中共黨人通過社會革命在實現自己革命理想的同時,也相當程度上贏得了民眾的好感與支持。然而,正如中共自己後來意識到的,由於社會的運行呈現出無限多樣的復雜性,社會革命的掌控和把握相當微妙,其效果往往利弊參半。比如,蘇區宣傳在家庭中打破家長制度,家庭成員平等,就激起一些中老年人的反激,蘇區民眾不同年齡段對中共支持度出現波動,與此不無關系。資料顯示,中央蘇區老、中、青、幼各年齡段對中共反應有相當差別。福建方面有報告提到:“思想方面,則老年人痛恨赤匪,冀得真命天子出而恢復專制,平治天下。幼稚者因受共匪愚惑,以為非階級鬥爭,實行土地革命,決無其它出路。惟少數中年人稍能折中於兩者之間,希望有不殺人之政府出現,使彼有安居樂業之機會,即為己足。”[178]這種隨著年齡增長對蘇維埃革命支持度呈遞減趨勢的狀況在江西方面也得到證實:

(老年人)四十歲以上的屬之,他們閱歷較深,態度穩健,除了一些素行不軌的以外,大都不贊成土匪的行動,在土匪一方面,也懷疑他們思想頑固,目為反動。所以在匪區被殺的,亦以老年而有知識的人為最多。但無論如何,他們在群眾中,對於後進,有相當信仰,在每一時期,因為環境的壓迫,不能不和土匪虛與委蛇,然而他們處在岌岌不可終日的境況中,心理上的感應是驚恐、怨望、飲恨,絕少對土匪以助力。

(壯年人)二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屬之,這一班人,血氣方剛,意志未定,一經刺激,不問事之如何,輒生反應,故麻醉較易。且好新奇,喜破壞,土匪之所以蓬勃一時,實以利用此輩之力為多,這可以說是土匪的主力軍。但據各次戰役所俘獲的壯年匪兵所供稱,他們之所以不能投誠,完全是由於土匪政委秘密的監視。可知他們的意識,也發生了動搖。並且一次二次的抽派到前線抵炮火,所有的壯丁,已十去八九了。

(幼年人)十歲以上廿歲以下的屬之,這一期內的人,口臭未退,初出茅廬,社會上人情世故,根本不懂,而破壞好奇的性格,又較壯年為甚,所以極易利用。最近在樟村之役,俘獲匪兵,多系十余歲的兒童,由匪區所抽派者,他們除了感覺痛苦以外,什麽也不明白,有無數兒童,就是這樣擋著炮火糊糊塗塗死了,所以在幼年兒童方面,他們根本沒有成見,也無所謂覺悟。[179]

年齡差異導致的支持度變化,除觀念的原因外,和其在社會革命中面臨的地位變化當然不會沒有關系,老年人革命後從家長的權威中跌落,而青少年的束縛相應得到減輕,這是導致他們對革命後的社會變化反應不同的關鍵原因,這一點,婦女群體體現得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