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三章 琉球處分(第4/8頁)

而西鄉從道也非常是時候地冒了出來,表示既然外交無望,那幹脆就明搶吧。

於是伊藤博文徹底沒了想法,看著眼前這一文一武,再也說不出話來。

而寺島宗則卻毫無壓力地笑了起來:“伊藤大人,既然國際社會上普遍認為琉球是清國的屬國,那麽只要讓清國承諾放棄它,不就行了?”

一聽這話,伊藤博文也笑了,不過笑得比哭還難看:“寺島大人,我讓你承諾放棄你老婆,你幹嗎?”

在此關鍵時刻,西鄉從道的二愣子聲音又響了起來:“所以,還是得派兵過去!”

“不成。”寺島宗則說道,“這個不行,不能搶,我們要盡量避免和清國在軍事上發生沖突,只走外交這一條道。”

這天的會議開了三個多小時,雖然寺島宗則信誓旦旦地要用外交來解決一切,但伊藤博文卻一直都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麽辦法讓清朝放棄琉球,所以盡管對方一副胸有成竹仿佛大事已成的模樣,但他還是表示,不能輕舉妄動。

因為誰也不能說服誰,所以最終皮球被踢到了一直坐在首席觀戰的明治天皇腳下。在綜合了大家的意見之後,天皇決定,強行奪取琉球。先把尚泰和他的王子王孫們弄到東京來再說。

明治十二年(1879年)三月三十日,天皇下達聖旨,正式廢除琉球國末代王尚泰,並且傳令他和他的兒子尚典在接旨之後立刻前往東京居住。

4月4日,明治政府宣布設立沖繩縣,以取代琉球藩,並委任鍋島直彬為初代縣令。

這道命令遭到了包括尚泰在內幾乎所有琉球人的反對,尚泰一面派人去清朝再度求援,一面稱病拒絕移居,對於這種情況,明治政府自是早已料到,表示既然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同月,一支總數為165人的警察隊伍以及熊本鎮台的兩個中隊先後登陸琉球諸島,內務部也認命了大小官員41人作為沖繩縣的地方官。

軍隊和警察登島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尚泰父子給“請”上了開往東京的輪船,然後進駐各地,正式展開工作。

對此,琉球人民普遍都很憤怒。

尤其是琉球諸島中一個叫宮古島的島嶼,上面的居民都將日本人視為侵略者,人人同仇敵愾,對日本人懷著一股刻骨銘心的仇恨。在當地出身的原官吏仲村親雲等人的組織下,全島人民齊聚一堂,咬破手指簽署了反對日本縣政的血書,血書的大致內容就是要求明治政府立刻釋放被囚禁的尚泰王父子,並且撤回軍警,讓琉球恢復原狀。

當然,大家也知道,光靠這種血書,是肯定不會起到什麽實質性效果的,所以仲村親雲還做了另一手準備。

卻說就在參加聚會的所有人都摁完了反對縣政的血書,擦著手指上的鮮血準備回家去時,他大聲喊道:“鄉親們,等等!別走!”

人們停住了步子,很驚訝地看著他:“還有什麽事?”

“這裏還有一份東西,也請大家按個血印!”

眾人很不解:你這家夥血厚流不完寫這玩意兒有癮還是怎麽著?

仲村親雲見狀連忙解釋:“剛才那東西,是寫給日本人看的,現在這份,是寫給我們自己看的。”

鄉親們不明白,為啥寫給自己看的也要摁血印,於是大家又紛紛把頭湊了過來,想看看上面寫的是啥。

東西的內容比較簡單:為了不讓日本人的陰謀得逞,所以我島全體居民決定進行一切抵制日本的行動,具體包括不給日本人幹活,不接受日本人的官位,也不給日本人提供食物,如有違背誓約,那麽本人斬首,家人則將被趕出宮古島。

大夥看完之後覺得這注意真不錯,畢竟日本人數量少,不可能單靠那41個官員管理全琉球,一定會采取以琉治琉的政策,到時候自己若來個非暴力不合作,那麽對方自然也就沒法統治這篇土地,久而久之,也就只能乖乖滾蛋了。而對於後面拖著的那兩句懲罰方針,多數人也並不在意,畢竟當時大家對自己抵制日本人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於是與會的所有人有折了回來,再在這份血書上摁了手印,大會在一片愛國愛島的口號聲中圓滿結束。

不日,20名沖繩縣警和一名縣吏登陸宮古島,他們先是在島上設立了一個派出所,辦起了公,接著又找來了當地一些有名望的,或者本身就是原地方管理的居民,希望他們幫助自己一起管理宮古島,不過,因為大夥血誓在先,所有無一例外地都稱故不出。

對此,日本人一時間也沒轍,畢竟你不出來當官總不能拿刀逼著你出來當,不過,辦法倒也不是沒有,比如時不時地給島上居民一些小恩小惠啥的,再怎麽說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講,不管對方是侵略者也好獨裁者也罷,只要沒直接侵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特別痛恨對方。像一個島上大家簽血書抗日這種大事兒日本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但在他們看來,即便做了這種事,整個宮古島也不會就此真的變成鐵板一塊,只要價碼出得高,運作得當,那麽總是會有人被吸引過來當琉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