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十三章 琉球處分(第2/8頁)

就在伊藤博文留學期間,他們長州藩發生了驚天大事,這個之前說了,沒事兒閑著襲擊美國上船被人打上門來,一夜之間海軍報銷,並且還被索取高額賠償。聽到消息的伊藤博文也顧不上學業在身,連忙坐船回國想要斡旋,可等他到家之後,這事兒早過了,只不過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高杉晉作看他回來說你來得很好,老子正要造反,你不妨來幫個忙吧。

這事兒我們之前也說過,高杉晉作要起兵推翻那些守舊派,把長州藩引向新道路,可是當時雙方實力對比相當懸殊,高杉那夥人不過數百,所以在開動員大會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一個人站起來響應號召。

其中後來被譽為皇軍之父的山縣有朋更是當眾吐槽,說想要多活兩年的就別去。

眼看著就已經冷場,連高杉晉作本人都破罐子破摔地說既然你們都不去那老子大不了一個人單幹的時候,伊藤博文站了起來。

“我陪你去!”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在這個時候真站出來一個表示要同生死的,下面人也立刻就被感染,放棄了之前這樣那樣的顧慮,也紛紛喊著高杉君同去同去了。

最後同去的他們成功了。

很多年後,已經權高位重的伊藤博文回憶起此事時,仍感慨萬分地說道:“如果講我的人生真有值得誇耀的地方的話,那應該只有那次第一個站在高杉君身旁的時候了吧。”

也正因為這次的出眾表現,讓跟班伊藤的形象大為改變,他的名號響徹長州乃至整個日本,同時也如同旭日一般照亮了自己原本那幾乎快要黯然無光的前途。

明治維新後,伊藤博文先是被安排到了外國事務局負責外交,之後,又被任命為兵庫縣的第一任縣令。

之後,他又幹了一件震撼朝野的事兒。

話說那是明治二年(1869年),因為剛剛維新不久,很多工作都沒來得及展開,即便展開了也未必有做好,故而伊藤博文深感國家前途未明,一片混亂,制度也非常不完善,有的地方甚至還不如幕府時代,於是他便寫了一封建白書,直陳天皇。

建白書的主要內容是六條建議。

第一,為了維護天皇萬世一系的統治,並做到和海外列強平起平坐且文化開明,日本必須在天皇一個人的恩澤下,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第二,全國的政治軍事大權應該集中在朝廷,要讓諸大名將自己的士兵和領民歸還給天皇,各藩藩主給予貴族待遇,但從此之後所有的法令一律由朝廷發布,且做到全國一致。

第三,向世界各國打開交通,表示自己的誠信,展示自己的國威。

第四,賦予每個國民自由,國家對於士農工商的待遇應當做到沒有任何差別,而任何一個國民都能自由地選擇自己希望的職業。

第五,讓全體國民學習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和文化知識,並為此需要開設大學、中學和小學,並且不問身份,只要願意,都讓其接受教育。

第六,與各國展開平等和平的外交活動,並且努力發展對外貿易,絕對不能容忍在國內傷害外國人的事情發生,並且,要將全體國民對於外國的看法往正常、健康的方向引導。

時為明治二年,公元1869年,我之所以要重復這個時間,是為了強調這封名為“國是綱目”的建白書的超前性。

可以這麽說,日本後來的路,幾乎就是按照這玩意兒上寫的在做,但很多方面一直做到二戰結束前,都沒能做好。

這封建白書在明治政府內部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時任掌權者巖倉具視在看了之後,深感伊藤博文大才,有意重用,兩年後,他率領著名的巖倉使節團出訪西洋列強考察各國,指明要求伊藤博文入團,一起去見見世面。

而在這次使節團出訪的途中,又發生了一件事,讓伊藤博文在全世界都出了一把風頭。

卻說一群人坐船在太平洋上漂了將近一個月,於當年12月6日抵達了舊金山。美國方面對於這次日本人的來訪,也是非常重視的,那群人一下地,臉色還是蒼白的,就受到了各界代表的熱烈歡迎,其中,加利福尼亞州長和舊金山市長也出席了歡迎會,並且發表了重要講話,主要是回顧了過去十幾年的美日交往史,然後再展望一下未來。說完之後,全場鼓掌,場面一時間十分火爆。

這種出乎意料的熱情讓日本人顯得有些受寵若驚,於是巖倉具視當即表示,使節團裏也要出來一個人,發表一下演說,以此為回禮,當然,得用英語。

雖說有英語翻譯的存在,但翻譯畢竟是翻譯,級別不夠,上台演講顯然是有藐視對方之嫌,可級別夠的,卻又都不怎麽會英語,特別如巖倉具視者,連ABC都說不利索,這可怎麽上台?看來看去,巖倉用手一指:“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