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六章 佛教與神道教之爭(第2/7頁)

話說自邪馬台的卑彌呼女王之後,經數代巫女神官的悉心努力,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在公元6世紀的時候已是頗具規模且深入人心。神道教其實是一種相當原始的多神信仰宗教,其主旨通俗說來就是講究萬物皆有靈,萬物都能成神。根據神道教的說法,森林中存在著森林之神,稻田裏有稻田之神等等,而日本列島,正是一個被眾神佑護著的國家,倭國大王(日本天皇),則是一個能夠與神對話,被神派下凡間治理國家的半神。

故而在物部尾輿眼裏,神道教等於倭國,也就等於是倭王。

因為只要倭國的國民們信了神道教,那麽自然而然地也會相信倭王是半神,一旦大夥相信自家的國王是半神,那麽只要不碰著太出格的狀況,這王權基本就能跟神權畫上等號,也就是說,能夠得以永存——畢竟這世上願意與神相抗衡的人實在不多見。

於是,守護神道教在倭國內的唯一性就變得十分必要了。說白了保護神道教就是保護倭國,保護倭王政權。

而現在百濟王把佛教輸入倭國,無異於一場思想侵略,一旦這種異端宗教蔓延開來,很有可能對日本的本土文化乃至本土政權造成巨大的沖擊。

作為一個家族歷史幾乎能和國家歷史持平的人來講,物部尾輿顯然會拼盡全力不讓上述情況發生。

至於那蘇我稻目大力支持佛教,也絕非是什麽開明睿智的表現,純屬事出有因。

這因,出在他祖宗的身上。

雖然蘇我稻目一直標榜自己是日本上古時代著名棟梁之臣、被後世日本人奉為半神的武內宿禰之後,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蘇我家的祖先叫蘇我滿智,本名木滿智,是渡來人。只是他渡來日本的理由非常讓人無語。

這位老兄本是百濟國重臣,自幼便是出了名的美男子,方圓百裏的姑娘一聽到他的名字就會被迷得神魂顛倒。

因為是重臣,所以跟國王走得很近;因為跟國王走得很近,所以也能經常接觸到後宮的女性。

於是這木滿智利用職務之便以及身體優勢跟當任國王的母後搞上了。事情敗露之後,這家夥當然是沒法再在百濟混下去,只能背井離鄉去了日本。

說穿了蘇我稻目就是聖明王的同胞,對於他而言,聖明王就代表著自己的祖國,聖明王的希望就是家鄉人民的希望,聖明王想讓佛教在日本傳播就代表著祖國同胞想讓佛教在日本傳播,自己作為百濟人民中的一員,雖然已經移民,可身上依然流著百濟的血,所以只要是來自百濟的要求,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去幫助實現。

別以為這是誇大其詞胡編亂造,盡管蘇我家跟百濟王室在多年前有綠帽糾紛,可那畢竟是當年木滿智一念之差,其實他是非常熱愛祖國的。這點從蘇我家子孫的名字上就能體現出來:木滿智的兒子叫蘇我韓子,蘇我韓子的兒子叫蘇我高麗,而蘇我高麗就是蘇我稻目他爹。

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著愛國主義教育的蘇我稻目能夠站在百濟國那邊支持佛教,實屬正常。

再者,作為一介渡來人,蘇我稻目很明白,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要想戰勝根深蒂固的物部家族,不玩點新意鐵定不行。

說難聽點,蘇我稻目其實就是把佛教當邪教用,先讓欽明天皇信上這玩意兒,再讓全日本都跟著一塊兒信,這樣一來興許就能壓過神道教,順便把以物部家族為首的老古董們趕出朝堂。要是運氣再好點,說不定還能把佛教當成國教,那麽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這個把佛教帶進日本的大功臣,甚至還能成為教主,不光是表面風光還是實際好處,都將是無可估量的。

講到底,這場佛教之爭,其實是當時日本土著貴族階級與渡來人集團之間的爭鬥。

再說那朝堂之上,望著幾乎要打起來的物部尾輿和蘇我稻目,欽明天皇只得表示:這佛教一事,姑且就到此為止吧!佛經留著自己沒事的時候當小人書看看,畢竟還算有趣;至於佛像,既然蘇我稻目你那麽推崇,那就賞給你吧,你自己帶回去拜也好當裝飾也罷,那都是你的自由,寡人就不管你了。

就此,這事算是告一段落了,雙方第一輪交手的結果是平局——誰都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誰都還有後路。

這天退朝後,蘇我稻目捧著那尊佛像回家了。

為了表示敬重,他特地在離家不遠的地方造起了一座寺廟——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的廟宇——然後恭恭敬敬地把佛像請了進去,並且每天參拜,早中晚各一次,比吃飯都要來得頻繁。

另一邊,欽明天皇見這哥們兒如此虔誠,便把那部佛經也賞給了他。就這樣,蘇我稻目每天拜完佛後就念經,念完經跑去跟大王交流思想,兩人儼然成了一對好道友,惹得那物部尾輿又眼紅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