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失敗者(第6/9頁)

當埃及暴露於西方面前的同時,埃及也產生了一個由地主、知識分子、文職官員及軍官組成的新精英集團。這個精英集團在1879—1882年間領導了埃及的民族運動,該運動既反對埃及總督,也反對外來統治者。在19世紀的發展過程中,舊式的奧斯曼統治集團都已被埃及化,而埃及人的地位則不斷攀升,變成有錢、有影響的一群,同時阿拉伯語也取代土耳其語成為官方語言。埃及在伊斯蘭知識分子中的地位原本就很重要,現在更獲加強,成為伊斯蘭知識生活的中心。波斯人哲馬魯丁·阿富汗尼(Jamal ad-din Al Afghani,1839—1897)是現代伊斯蘭意識形態的著名先驅,他1871—1879年在埃及講學,影響深遠,並擁有一大批熱情聽眾(阿富汗尼繼承伊斯蘭知識分子世界主義的傳統,漂泊一生,從本國伊朗出發,到過印度、阿富汗、土耳其、埃及、法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地方)。關於阿富汗尼有一點很重要,即他不主張一味采取伊斯蘭教的否定態度來對抗西方,他的埃及信徒和聽眾也持同樣觀點。雖然他很現實,知道宗教是一支強大的政治力量,也知道伊斯蘭世界的宗教信仰絕不能發生動搖,但他本人在宗教正統性方面仍一直受到強烈質疑(他在1875年成為共濟會成員)。他高唱恢復一個能允許伊斯蘭世界吸收西方現代科學、向西方學習的伊斯蘭教,期盼伊斯蘭國家的確能夠掌握現代科學,擁有議會及國民軍。[6] 埃及的反帝國主義運動是放眼向前,而非向後。

正當埃及的帕夏們效仿拿破侖三世時巴黎的誘人榜樣時,19世紀最偉大的一場革命在歐洲以外的最大帝國爆發了,即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1850—1866)。歐洲中心論的歷史學家對這場革命一直視而不見。但馬克思早在1853年就清楚地看到:“歐洲各國人民的下一次起義,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取決於天朝帝國目前所發生的事件,而不是取決於現時的其他政治因素。”這是一場最大規模的運動,不僅因為中國當時擁有4億民眾,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太平天國曾一度控制全國一半以上的領土),而且是因為這場運動引起的內戰規模、強度實屬罕見。約有2000萬中國人在運動期間喪生。而這場運動從幾個重要方面來看,無疑是西方對中國沖擊的直接結果。

中國素有群眾革命的傳統,包括思想革命和刀光劍影的革命。在世界傳統大帝國中,這也許是獨一無二的。從思想方面來說,中國的學者和人民認為他們的帝國理所當然是永存的,是中心。它將永不消亡,在一個皇帝統治之下(除中間偶爾出現的分裂之外),由通過科舉考試的士大夫管理。這套科舉制度大約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直到1910年帝國本身行將就木之際,才告廢除。然而中國歷史是一部王朝更叠的歷史,據說是按興起、危機、改朝換代的規律循環運轉:從獲得一位擁有絕對權威的“真命天子”開始,到失去“天子”地位為止。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人民造反起著重要作用。大規模造反是由社會上的打家劫舍、農民暴動以及群眾秘密組織的活動演變而來。事實上,造反成功就代表“天子”快完了。作為世界文明中心的永恒中國,就是這樣通過周而復始的改朝換代而延續下來的。這次革命也包括在改朝換代之中。

清王朝是17世紀中葉北方征服者取代明朝而建立的,明朝則是(經由農民革命)於14世紀推翻元代蒙古王朝而建立的。清王朝在19世紀上半葉看來還很明智,統治還很有效,雖然據說貪汙之風已經盛行;但是從18世紀90年代起,民間就出現不少危機和造反跡象。不管造成這些危機和造反跡象的原因是什麽,有一點是明顯的:即18世紀全國人口劇增(人口上升的原因尚未完全剖析清楚)開始產生沉重的經濟壓力。中國人口據信從1741年的1.4億增至1834年的4億左右。而在這個時期,中國歷史上也出現了一個新的戲劇性因素,即西方的掠奪和征服。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1839—1842)就被完全打敗,向一支規模不大的英國海軍投降。這消息使國人震驚無比,因為這暴露了帝國制度的脆弱。消息傳開,除少數直接受到影響的地區外,其他地方的群眾可能也獲悉此事。於是各種反對活動立即有了明顯增加,主要是來自長久以來致力於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例如南方的天地會。帝國政府為對付英國而成立民團,民間因此獲得了武器。之後,只要有星星之火,就足以引起燎原之勢。

星星之火終於出現了,這就是思想窘困、也許有點兒精神變態的預言家和救世主洪秀全(1813—1864)。洪秀全是科舉應試的落第文人,這些落第文人很容易積郁出對政治的不滿。洪秀全應試失敗後,精神有點兒失常,轉而從宗教上結交朋友。1847—1848年前後,他在廣西組織了“拜上帝會”,農民、礦工、大批赤貧遊民、各少數民族以及古老的秘密組織支持者蜂擁而至。在洪秀全宣講的主張中,有個頗有意義的內容,即基督教教義。他在廣州時曾與美國傳教士共處過一段時間,宣講的內容大多數是大家熟悉的有關反清、異教邪說和社會革命思想的大雜燴,此外也有一些內容頗具西方色彩。起義於1851年在廣西爆發,並很快向外蔓延,一年之內便宣告成立“太平天國”,由洪秀全出任最高領袖“天王”。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社會革命政權,它的支持者是人民大眾,指導思想是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的平等觀念。太平天國實行的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金字塔神權統治,廢除了私有財產(土地分給各家耕種,但不屬個人所有),實行男女平等,禁止出售鴉片和烈酒,采用新的歷法(包括每周七天),進行了各種文化改革,而且沒有忘記減輕賦稅。到了1853年年底,太平天國至少擁有100萬現役作戰人員,控制了華南和華東大部分地區,攻克了南京,雖然未能有效推進到北方(主要由於缺乏騎兵)。中國陷入分裂,即使有些地方不屬於太平天國管轄,也因這次大暴動的震撼而引起連鎖反應,例如北方的戰亂直到1868年也未能平定;貴州苗族以及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也紛紛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