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發展(第6/9頁)

上述粗略數據只不過說明了工業化正在向前推進。然而更重要的是,朝工業化邁進的現象在地理範圍上極其廣闊,盡管各地的情形極不平衡。鐵路和汽船的廣布,如今已將機械動力引進各個大陸以及那些缺少機械便無法工業化的國家。鐵路的到來(見第三章)本身就是一場革命的象征和成就,因為將整個地球鑄成一個相互作用的經濟體,從許多方面來說都是工業化最深遠且當然是最壯觀的一面。但是“定置蒸汽機”(fixed engine)本身在工廠、礦山和鑄造應用上也有長足進展。在瑞士,1850年只有34台這樣的蒸汽機,但是到1870年幾乎增加到1000台;在奧地利,其數量從671台(1852年)增加到9160台(1875年),而馬力也增加了15倍之多。(比較起來,葡萄牙這個歐洲真正的落後國家,1873年也只有70台蒸汽機,合1200匹馬力。)荷蘭的蒸汽動力總數則上升了13倍。

有少數工業地區以及如瑞典這樣的歐洲工業經濟國家,尚未開始大規模工業化。但最突出的現象,是各個主要地區的不平衡發展。在本書所論時期,英國和比利時是僅有的兩個工業蓬勃發展的國家,以每人平均值而言,也是高度工業化的國家。其居民人均的鐵消費量在1850年分別是170磅和90磅,相對而言,美國56磅,法國37磅,德意志27磅。比利時的經濟規模雖小,但卻非常重要,1873年時,它的鐵產量仍達其強鄰法國的一半。英國當然是卓越的工業大國,而且就像我們前面所見,它也在努力保持這一相對地位,盡管應用於生產的蒸汽動力開始嚴重落後。英國在1850年仍然占有全球蒸汽機動力總數(定置蒸汽機)的1/3以上,但是到1870年已不及1/4,即占總數410萬匹馬力中的90萬匹。就純數量而言,美國在1850年已比英國略多,到1870年更將英國遠遠拋在後面,其蒸汽動力已經是英國的兩倍多。美國的工業擴張盡管超乎尋常,但與德意志相比還是稍微遜色。德意志的定置蒸汽動力在1850年還是極其一般的,總數或許只有4萬匹馬力,遠不及英國的10%。但是到1870年,已達到90萬匹馬力,大約和英國相等,當然遠遠超出法國。法國的蒸汽動力在1850年時還算是比較大的(6.7萬匹馬力),但到1870年只勉強達到34.1萬匹馬力——不到小國比利時的兩倍。

德國工業化是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除了具有經濟上的重要作用外,其政治意義也十分深遠。1850年時,日耳曼聯邦與法國的人口數大體一樣,但工業生產能力卻差得非常多。到1871年,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已經擁有比法國多得多的人口,但工業上的超前情況更甚。由於政治和軍事力量也逐漸變成以工業生產能力、技術力量和專業知識為基礎,工業發展所帶來的政治後果遂比以往更重要。19世紀60年代的戰爭就說明了這一點(見第四章)。從那以後,沒有強大的工業,任何國家都無法在“強權”俱樂部中保住其地位。

這個時代的特有產品是鐵和煤,而其最具代表性的象征是鐵路,鐵路把兩者結合起來。紡織工業是工業化第一階段最典型的產物,相對來說進展不大。19世紀50年代的棉花消費大約比19世紀40年代高出60%,19世紀60年代變化不大(因為受到美國內戰的幹擾),19世紀70年代則增加大約50%。羊毛生產在19世紀70年代大約是19世紀40年代的兩倍。但是煤和生鐵產量約是原來的5倍,同時鋼鐵的大量生產已成為可能。實際上,鋼鐵工業上的技術改進在這一時期所扮演的角色,相當於前一個時代的紡織工業。在19世紀50年代的歐洲大陸,煤已取代木炭成為冶煉的主要燃料。各地都有新的冶煉法——貝塞麥轉爐(Bessemer converter,1856年)、西門子—馬丁平爐(Siemens-Martin open hearth furnace,1864年)——可煉出廉價的鋼,廉價鋼在日後幾乎代替了熟鐵。但是,其重要性要到未來才看得到。1870年,在德國生產的成鐵只有15%煉成鋼,比英國少10%。這個時期還不是鋼的時代,也還沒進入鋼制武器的軍備時代,鋼鐵軍備將大量刺激鋼的生產。這時仍屬於鐵的時代。

盡管未來的技術變革已明顯可期,但新式“重工業”也許除了數量增加之外,尚不見特殊的技術變革。就全球而言,工業革命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仍然憑借1760—1840年的技術革新,憑借當時所創造的推力向前邁進。可是,在19世紀中期的數十年裏,確實發展出兩種極具革命性的技術工業:化學和(與通信相關的)電學。

除少數例外,工業革命第一階段的主要技術發明,並不需要多高深的科學知識。英國在這方面得天獨厚,因為它擁有經驗豐富而且富有常識之人,例如偉大的鐵路建造者喬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但從19世紀中期以後,情況逐漸發生變化。電報的發明與理論科學密不可分,必須利用倫敦的C.惠斯通(C.Wheatstone,1802—1875)和格拉斯哥的威廉·湯普森(William Thompson,1824—1907)等人的研究成果。人造顏料工業則是大量化學合成的成就,盡管其第一批產品(淡紫色)在色彩上並未受到普遍歡迎,但已從實驗室進入工廠階段。炸藥和照相也是如此。至少煉鋼這項重要革新是出自高等教育者,即吉爾克裏斯特—托馬斯(Gilchrist-Thomas)“基本”處理法。就像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1905)小說中所描寫的那樣,教授成為比以往更為突出的工業界人物:法國釀酒商不就是求助於偉大的生物化學家L.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為他們解決難題嗎?此外,研究實驗室如今已成為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部門。在歐洲,實驗室仍然附屬於大學或類似的機構——耶拿(Jena)的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實驗室已經發展成著名的蔡司(Zeiss)工廠,但在美國,以電報公司為先導,純粹的商業實驗室已經出現。不久,它就因阿爾瓦·愛迪生(Alva Edison,1847—1931)而聞名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