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擴張(第4/4頁)

就在努爾哈赤進入廣寧城的同時,倉皇逃竄的王化貞與率軍五千來援的熊廷弼在大淩河相遇,熊廷弼說:“你不是說六萬大軍蕩平努爾哈赤嗎?現在如何?”王化貞臉紅了。

廣寧已經失守,該怎麽辦呢?王化貞想趁努爾哈赤立足未穩,奪回廣寧,熊廷弼說:“現在講這個為時太晚,只有護送潰逃民眾入關這一種選擇。”於是,他把手下五千官兵交給王化貞殿後,然後盡焚軍資,掩護廣寧城死裏逃生的難民撤退,遼人相隨逃入關內者有數十萬之多。當時正是隆冬時節,數十萬遼西難民,“攜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煙,暮無野火,前虞潰兵之劫掠,後憂塞虜之搶奪,啼哭之聲,震動天地”。

本來,此時如果熊廷弼安排得當,仍可堅守錦州、寧遠等地,步步為營阻擊清軍。然而熊廷弼不知怎麽想的,一路撤回關內。至此,關外只剩寧遠一座孤城。朝廷斥巨資在遼西打造的各種戰備物資,不是被努爾哈赤搶走,就是被熊廷弼燒了。熊廷弼的做法給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廣寧之戰戰敗後,明熹宗追究責任,王化貞由於魏忠賢的袒護沒被追究,熊廷弼則被斬首。本來能夠在遼東力挽狂瀾的第一個人物熊廷弼沒有死在沙場,連將功折罪的機會都沒有,就這樣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袁崇煥得知熊廷弼遇害後,作詩道: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授夜談兵。才兼文武無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苦失聲。(《哭熊經略》)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關情。家貧資罄身難贖,賄賂公行殺有名。脫幘憤深檀道濟,爰書冤及魏元成。備遭慘毒緣何事,想為登壇善將兵。(《無題》)

至此,撫順清河之戰、薩爾滸之戰、開城鐵嶺之戰、沈遼之戰、廣寧之戰,明朝五戰五敗,明熹宗覺得既然在地面上要想擊敗努爾哈赤不太容易了,那就往地底下入手吧。他派人到房山金國陵墓群,欲挖斷後金龍脈,明軍把金國陵墓地面建築全部砸壞,然後掘開墓道、地宮,把完顏阿骨打的睿陵所依靠的九龍山的主龍龍脈(也就是最突出的一條山脊)的龍頭部分砍掉半截,在咽喉部位挖了一個洞,裏面填滿了鵝卵石。此外明熹宗還下令在金國陵墓群中建了多個關帝廟,想以關羽來壓住金國王氣,以關羽來鎮住阿骨打,在睿陵建牛臯墳一座,牛臯是嶽飛部下抗金名將。打仗打不過敵人,刨人家祖墳,也可見明熹宗想象力非常豐富,你這輩子牛是因為你祖上陰德,我把你祖墳刨了,讓你的王氣無所依托,那你就敗了。起碼明熹宗是這麽想的。

得知祖墳被刨的消息後,努爾哈赤雷霆震怒,他率領八旗鐵騎兵鋒直指關外孤城寧遠,只有掃平遼東,才能殺進山海關,最終為父祖報仇,恢復女真先代帝王陵寢。然而在寧遠城下,四十三年戎馬生涯未嘗一敗的努爾哈赤的連勝腳步被一個書生終結。關於這場書生的勝利,有人說他幹掉努爾哈赤一萬七千人,也有人說他幹掉努爾哈赤五百人,甚至有人對這場戰役這個書生是否勝利都有所懷疑。這僅僅是針對這場戰役,對於這個書生將近四百年來的爭議更是從未停止,有人說崇禎因為殺了他而自毀長城,最終導致了明朝滅亡,也有人說,他殺毛文龍就像秦檜殺嶽飛一樣,最終自毀長城,導致明朝滅亡。一個人身上兼具秦檜與嶽飛的評價,在中國歷史上只有他一人,關於他,人們已經爭論得太多,現在就讓我們來還原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