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德的政治(1949—1989年)

如何解釋兩德在這一時期相對穩定的發展?顯然,部分是由於國際格局的變化。歐洲已經不同於它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模樣,它不再是強大、擴張主義、帝國主義國家聚集的地方。相反,它被分成了東西兩半,分別由兩個超級大國,即美國和蘇聯主導。德國發起的兩次世界大戰將美國卷入了歐洲事務中,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將德國變成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領導國家之間互相爭鬥的卒子和前線。不過,僅僅從國際格局的角度來解釋這一時期的德國史是遠遠不夠的,國內因素也同樣重要,尤其在解釋為什麽共產主義的東德在1989年以前比鄰國波蘭或捷克斯洛伐克要穩定得多,或者,為什麽西德的議會制民主比戰後意大利的政治體制更不容易產生危機的時候。本書將首先探討兩德政治體制的一些具體特征。

西德的民主制(以及1990年德國統一後的民主制)在憲法上很有特點。投票制混合了比例代表制和選區代表的簡單多數制(firstpast-the-post),每個選民有兩張選票,一張投給獲得提名的候選人,一張投給黨派。第一張選票以英式投票制選出選區代表,第二張給黨派分配議會席位,議員則按照之前寫好的黨內名單順序獲得席位,席位數量根據黨派獲得的選票比例而定,按規定,得票數至少要達到總數的5%才有席位。這個“5%規則”是為了保證小黨難以獲得面向全國的平台—防止出現納粹當時在魏瑪共和國時期那的情形—同時保證選舉後不會有過多的黨派互相商議,甚至成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這也是魏瑪民主的問題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方法看起來十分奏效。小黨在20世紀50年代漸漸合並,緊接著,兩黨制的格局形成,較小的自民黨成為第三大黨,平衡了兩大黨之間的權力。這些方法也有不奏效的時候,例如,20世紀80年代,綠黨(the Greens)在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中獲得了席位;1989年春,右翼共和黨在柏林市的選舉中獲得驚人的成功,並從1990年起,得到了上議院或德國聯邦參議院的席位。

共和黨一直沒有越界。聯邦德國憲法到現在為止還對黨派性質有所限制,有一則條款專門用於杜絕“反體制”政黨的擴張,以防止出現魏瑪民主的悲劇。1952年,右翼的社會帝國黨(Sozialistische Reichspartei)遭禁,1956年,德國共產黨遭禁,其原因在於他們的根本目標對民主憲法造成了威脅。但20世紀60年代,一個新納粹主義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NPD),以及改革後的德國共產黨(DKP)卻獲得了許可。1972年頒布的《懲處激進分子法令》[1]試圖進一步保護西德的民主制,禁止那些觀點、活動和所屬黨派對憲法造成威脅的個人擔任公務員,其中不僅包括英國人規定的公共職務,還包括教師、郵遞員和列車長等定義更廣的公職範圍。許多批評者認為,這個方法雖然是為了保護民主制,但本質上卻嚴重侵犯了人們的民主權利,比如言論自由和結社自由。部分由於20世紀70年代的恐怖主義活動的增加,警察的監視技術提升了,造成人們的束縛感增強,尤其是大學生,擔心在政治的示威遊行中被記錄下來,並可能影響到他們未來的就業等。

西德的政治體系還有其他的憲法條款是為了避免魏瑪民主的缺點而設計的。總統的權力比魏瑪時期的代理皇帝要小得多,他只是形式上的國家首腦。另外,總統不是由公民直接選舉的,而是由議員通過投票機制選出來的。這一點反映了同盟國對德國人的不信任,他們不願在戰後給德國人太多的對自己國家“民主制”的決定權。所謂的“建設性不信任動議”是為了杜絕聯邦德國政府像魏瑪共和國時期那樣缺乏實權,各屆總理無法獲得議會的大多數支持,最終只能利用總統法令來實施立法。

雖然聯邦德國的憲法非常重要,但還存在著其他因素在解釋西德民主制的穩定上也同樣重要。其中最關鍵的毫無疑問是西德經濟的成功,這種成功幾乎是頃刻間取得的。其他因素則與政黨性質的變化,以及特定的經濟利益集團和政體關系的變化有關。很明顯,戰後的政治自由起初被同盟國限制了,但正如上文所述,部分是由憲法條款所決定的。不過,政黨追求政治利益的方式與納粹前的德意志政黨有較大不同。一方面,借用英國工黨的形容詞,基民盟和基社盟發展成為相對“寬泛的教會”,包括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還毫不猶豫地接受了前納粹黨的成員(阿登納甚至將他們納入了內閣)。另一方面,社民黨在1957年大選慘敗後,進行了激烈的改革,並在1959年召開的巴德·哥德斯堡(Bad Godesberg)大會上,無情地拋棄了它多年以來引以為豪的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空泛言辭。社民黨以包容萬象的人民黨姿態,試圖與基民盟和基社盟競爭,它積極爭取各行各業的支持,並提出了對資本主義采取溫和人性的政策,而非激進的社會變革。盡管兩大黨具體政策有些不同,比如20世紀6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早期對東方政策的意見,以及80年代面對經濟衰退所采取的措施,但他們的政見總體上趨於一致,在對資本主義福利國家的管理方式上都表現得較為溫和。這和納粹前的德國激進的在野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另外,軍隊在德意志帝國和魏瑪共和國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1956年後,新的軍隊卻有了不一樣的位置。現在,它必須服從議會的命令,而無法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