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反抗與戰敗

希特勒的根本目的有兩個,一是擴大德意志民族的生存空間,二是除掉他認為是汙染物、細菌的人種猶太人。他認為,猶太民族毒害、影響了健康的“雅利安”人。1933年以後,隨著事態的發展,猶太人被指認、被汙名化,並被排除出了“民族共同體”。納粹采取措施,讓猶太人處於社會棄兒的地位,許多猶太人意識到他們在德國沒有未來,早就逃到更歡迎他們的地方去了。雖然納粹一直對猶太人施行暴力和歧視,但當時還沒有讓德意志土地上的猶太人消失的系統政策。在戰爭時期,這一情況改變了。一方面,由於占領了那些擁有更龐大的猶太人社群的土地(尤其是歐洲東部),“猶太問題”變得更緊迫。另一方面,戰爭這一極端條件暗示、催生了更為激進的解決方案。希特勒昭告天下,他想讓擴大後的帝國國土上“沒有猶太人”(Judenrein)。一開始,納粹積極制定計劃,想將猶太人流放到馬達加斯加的一個居留地上,為此猶太人甚至被送到法國南部準備裝船。納粹還計劃將其中一個猶太人居留地設立在歐洲西部,他們將目光瞄準了波蘭東南部的盧布林(Lublin)周圍地區。1941年夏,隨著德軍入侵蘇聯,“最終方案”就變得更邪惡了。

至今沒有發現希特勒關於滅絕猶太人的任何書面命令,而由於希特勒政府的一貫作風,這樣的命令也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他讓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圖,這種氛圍很可能催生了滅絕政策。歷史學家們爭議不休,無法定論這個滅絕計劃是早有預謀,還是由臨時、混亂的地方策略最終協調統一後產生的決定。不管答案是什麽,大致的事實還是清楚的。對猶太人的第一次大規模殺害是所謂的特別行動隊的專門人員幹的,這些人在德國剛剛侵略蘇聯時,就進入了蘇聯境內。他們將猶太人集中起來,帶到森林去。在森林裏,他們挖了大量的墳墓,讓猶太人光著身子排成一排,然後將他們射死,直接躺到墳墓裏。從納粹的角度年,這個方法有明顯的缺點。殺戮相對公開,很容易被路過的人看到,讓消息走漏到德國。黨衛隊長期壓抑這些殺人士兵的感情,對他們進行思想灌輸,讓他們既順從又暴虐。即便如此,這些士兵在殺了人之後(被射殺的包括抱著小孩的猶太婦女),他們生理上再也無法執行這樣冷血的謀殺任務,除非先喝下大量的伏特加。同時,在波蘭的猶太人居住地,隨著越來越多的猶太人從占領地被轉移過來,人口越來越多,疾病也越來越嚴重。接管華沙和羅茲猶太居住區的納粹黨員認為,應當盡早處理數量不斷增多的猶太人,要麽停止接收新的猶太人,要麽解決掉已經來的這些人。最後他們選擇了以吸入毒氣的快速方式,而非一個一個射殺的方式處死這些猶太人。1941年12月起,納粹集中了從羅茲居住區來的猶太人,將他們運到位於羅茲西北方向64千米左右的海馬姆諾滅絕營(庫爾姆集中營)。納粹將車的排氣管改道,將尾氣排入載有這些猶太人貨車車廂,當車廂內的叫聲漸漸停息時,貨車司機才停下車,把屍體扔進森林的萬人坑裏。然而,這還是個相對“低效率”的殺戮方式,它的確可以殺死數千人,但沒法一下清除幾百萬人。

1942年1月,萬湖(Wannsee)會議在柏林西部湖區召開。會議上,在黨衛隊隊長海因裏希·希姆萊的指揮下,納粹黨員彼此協調了正在采取的“最終方案”。納粹又在波蘭的貝爾塞克(Belzec)、索布爾(Sobibor)和特雷布林卡(Treblinka)開設了專門的滅絕營。在所謂的“賴因哈德行動”[以1942年5月於布拉格遇刺身亡的賴因哈德·海德裏希(Reinhard Heydrich)的名字命名]中,這些滅絕營開始屠殺絕大多數的波蘭猶太人。他們利用已經終止的“安樂死”計劃的專家和人員。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滅絕營,它的名字已經成為邪惡和痛苦的代名詞,這個滅絕營並不隱藏在波蘭東部的偏遠地區,而是在擴張後的德國領土之內,這就是奧斯威辛集中營。奧斯威辛(Auschwitz, Oswiecim)位於上西裏西亞地區主要的東西鐵路線上,是一個重要的工業中心。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建築群占地40平方千米,城內外都有,橫跨主要鐵路線的兩邊,邊上還有一條鐵路直接通向比克瑙(Birkenau)的滅絕中心。奧斯威辛一號原本是個監獄和勞動營,裏面關押的大多是政治犯,它既是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可怕的“醫療”實驗發生的場所,也是第一次用齊克隆B[1]大屠殺的地方。奧斯威辛二號,或奧斯威辛—比克瑙,建在幾千米以外,是個用於大屠殺的特別工廠。整個火車上的人都可以被“處理”掉,然後空蕩蕩的火車就開回了西部,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3—4個小時。當奧斯威辛二號的所有毒氣室和火葬場都投入運轉時,24小時內最多可以殺死9000人。奧斯威辛城中還有個莫洛維茨(Monowitz)集中營,犯人為法本公司在德沃裏(Dwory)的布納新工廠工作。奧斯威辛集中營還為克虜伯、博爾西希、西門子等公司提供勞動力。這個集中營並不是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也沒有遮遮掩掩,許多波蘭人和德國人都非常清楚這是個什麽地方。第三帝國既然能夠運作起來,互相串通的絕對不止一小撮納粹惡棍和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