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與戰爭時期

早在20世紀20年代,在《我的奮鬥》和當時尚未出版的“第二本書”中,希特勒就已經計劃好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其中包括修改《凡爾賽條約》、吞並奧地利、將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變成衛星國、在占領俄羅斯前與法國作對、最後主導世界,而英國則是德國要保護的小夥伴。很明顯,至少在這個計劃的初始階段,希特勒需要德國保守民族主義分子的廣泛支持。實際上,1930年後,在布呂寧政府的領導下,外交政策已不再是施特雷澤曼時期較為謹慎的和解風格了。新的、更偏向對抗的外交風格發展起來,從多邊協定向雙邊政治和經濟協定轉變,主要以擴大德國在歐洲西南部和東部的影響為目標。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這種趨勢還在延續,但速度更快了,希特勒也更加野心勃勃。無論如何,將希特勒送上台的舊精英階層仍然與希特勒政權維持著原有的合作,並伴隨著一些矛盾和分歧,直到1937—1938年的冬天。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的總體策略是通過外交手段獲取盡可能多的利益,同時積極推進重整軍備計劃。從20世紀20年代晚期起,重整軍備一直在暗中進行,並向各方征集擴大軍備的不同方法。希特勒在上台不到十天內,就向將軍和內閣表示了他的意圖。一開始,德國對重整軍備遮遮掩掩。1933年發行所謂的“半政府債券”(Mefo Bills),1933年7月克虜伯公司又委婉地將制造坦克說成是“農業拖拉機計劃”。1934年,德國生產炸藥、輪船和飛行器,這些行為均是《凡爾賽條約》所禁止的,但軍隊卻予以支持。1935年3月,希特勒向世界宣告,德國已經擁有了一支空軍,並公布了總體的軍備狀況和征兵制。同時,希特勒和一些國家單獨達成了協議,想要以此代替集體協議。他退出了日內瓦裁軍會議,並於1933年10月讓德國退出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1934年1月,不顧外交部的勸阻,希特勒與波蘭達成了十年期限的《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1月全民公投後,薩爾蘭於3月回歸德國。1935年4月,德國的重整軍備遭到了英、法、意成立的“斯特雷薩陣線”(Stresa Front)和國際聯盟的譴責。但英國和德國在1935年6月的《英德海軍協定》中達成了一定的互相理解,德國依照協定,將擴大自己的海軍隊伍至英國海軍規模的1/3。雖然意大利和德國在奧地利事務上產生了沖突[奧地利的納粹黨試圖於1934年發動政變,陶爾菲斯總理(Chancellor Dollfuss)遇刺身亡],但希特勒還是希望改善兩國關系。他非常崇拜法西斯領袖墨索裏尼,因此有一段時間在與奧地利有關的問題上十分謹慎。無論如何,斯特蕾薩陣線本身並不牢固。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英國和法國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同時兩國的國內經濟狀況越來越糟糕,群眾的不滿使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希特勒因此受到鼓舞,並抓住機會實施他在外交政策上的第一著險棋。1936年3月,德國向萊茵蘭派遣軍隊。盡管德國的士兵數量相對較少,但還是成功獲得了國內大眾的贊譽,而來自國外的批評則非常少,因為德國畢竟只是“進了自己的後院”。

1936年,希特勒宣布德國必須在四年內為戰爭做好準備,並開始了由戈林負責的“四年計劃”。這標志著德國的經濟政策不再是先前的前德意志帝國銀行主席亞爾馬·沙赫特(Hjalmar Schacht)領導下相對傳統的管理方式。1937年11月,因為與戈林的“四年計劃”產生了分歧,沙赫特又辭掉了經濟部長的職位。納粹積極推進重整軍備計劃,但國內消費者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因此下降。希特勒一直非常注意公眾的普遍意見和自己的支持率。外交政策的改變也令希特勒與他的保守派民族主義者的盟友關系變差了。1936年7月爆發的西班牙內戰將德國與意大利拉得更近[他們都支持佛朗哥(Franco)],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裏賓特洛甫(Ribbentrop)有一段時間在外交事務上嶄露頭角,他與外交部形成了競爭關系,並於1936年成為德國駐英大使,但最後並沒能使英德結盟。1937年,希特勒意識到自己必須放棄和英國結盟的計劃,並加強德意之間的關系。1938年,在裏賓特洛甫的影響下,日本成為軸心國的第三個成員。形勢變得越來越清楚,德國無法維持長時間的軍備競賽,必須早點宣戰。

1937—1938年冬,希特勒和一些舊保守主義者的分歧已經到了不可彌合的地步。1937年11月,根據希特勒的軍事副官霍斯巴赫(Hossbach)上校的備忘錄記載,希特勒與陸軍、海軍、空軍將領以及外交部部長、戰爭部部長舉行了會談。在這次會議上,希特勒發表了一段冗長的演講,介紹了他擴大德國生存空間的部分計劃。希特勒並沒能讓自己的聽眾信服,他們對這個計劃持保留態度,有的人甚至批評了這個計劃。但在12月,納粹的軍事計劃實際上已經變得越來越傾向進攻,而非防守。1938年2月,希特勒開始了對軍隊將領的清洗計劃,他除去了反對他的保守派將領,讓態度更為順從的軍官頂替他們。弗裏奇(Fritsch)被馮·布勞希奇(von Brauchitsch)將軍替代,14名高級將領被強制退休,另外46名將領必須更改自己的命令。原本擔任戰爭部部長的布隆貝格被直接免職,本來就是德國元首的希特勒自己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取代了之前的國防部,凱特爾將軍成了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berkammando der Wehrmacht, OKW)新部長。1938年2月,裏賓特洛甫終於取代諾伊拉特成為外交部部長。這些改變意味著政權更加納粹主義了,不再受傳統德國民族主義者更為傳統的想法和目標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