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諸葛亮上表出師(第2/3頁)

有這些看法很大程度上不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在當時情況下,弱國蜀漢需要的是一位強勢領導人,只有在強人的帶領下才能自保和發展,這一點與孫策死時的情況也相同,不同的是劉禪不是強人也無法很快培養成強人而孫權可以,所以兩次托孤才有不同的結果。

諸葛亮用權、集權是事實,但用權不等於篡權、奪權,集權也不等於霸權,權力本身無所謂正當與否,關鍵要看用權力來做什麽。

如果諸葛亮的著眼點只是權力本身,他就不會拿權力來冒險,征南中也就用不著親自去,更不必著急北伐,他甚至在接到曹魏的“勸降”後可以考慮跟他們談談條件,像孫權受領曹魏吳王那樣去領一頂“蜀王”的王冠,既避免勞師遠征的艱辛,又不必擔心失敗帶給個人的風險。諸葛亮沒有這麽做,因為他集權的目的是完成先帝的遺願。

無論征南中還是北伐,都需要傾盡蜀漢全部國力才行,必須上下一心,思想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必須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權力核心,在權力結構上不可能既強化丞相府又保證皇宮的傳統權力,那樣勢必導致兩個核心的出現。

所以“宮中”“府中”必須成為一體,尤其在諸葛亮離開成都後,也必須保證這種格局的穩定,這是北伐成功的最大前提。

蜀漢建興五年(227)3月,諸葛亮率蜀軍主力到達漢中。

這是諸葛亮第一次來到秦嶺與巴山之間的這塊平原,這裏曾是漢高祖劉邦發跡的地方,是漢朝的“龍興之地”,蜀漢以“漢”為國號,這裏也是蜀漢的聖地。當時漢中雖然稱為漢中都督區,但武都郡此時還在曹魏控制之下,都督區所轄主要是漢中一郡,魏延以鎮北將軍、漢中都督兼漢中郡太守的身份在此已駐守了七年。

這些年來,蜀漢的戰事主要集中在東線和南線,北線倒相安無事,這也得益於魏延駐守有功。當年魏延向劉備誇下海口,敵人大軍如果來攻漢中,他不僅“能拒”而且“能吞”,實際上他也做到了,他的做法就是在漢中盆地外圍大量修築堅固的軍事堡壘,派遣重兵分別把守,把敵人拒之門外。

這些堡壘稱為“圍”,漢中被群山所環繞,缺點是沒有戰略縱深,敵人來攻時無法做大範圍的穿插和機動,但優點是利於修築工事以防禦,本地又多土木石料,修築這些堡壘也不太費事。

魏延鎮守漢中以來修建了大量的“圍”,重要的至少有三處。一是陽平關,這是漢中西邊的門戶,自古以來都是叩開漢中大門的鎖鑰,曹操和劉備取漢中都經過此處,張魯在時陽平關已有相當規模,但經過幾場大戰,關隘遭到破壞,魏延對陽平關進行了重新修築和加固。

另一處是黃金戍,此地在漢中盆地的最東邊,與陽平關左右對稱,是漢中東邊的門戶,控制著漢水上的黃金峽。漢中向東就是孟達駐守的新城郡,此時是曹魏的控制區,守住黃金峽可防魏軍溯漢水逆攻漢中。

還有一處是興勢圍,依興勢山而築,位於黃金戍以西,既可作為黃金戍的第二道防線,又可控制秦嶺三大棧道之一的儻駱道,防備敵軍突然從棧道中殺出偷襲,此處要塞最早為魏延所修,後來果然在防備魏軍出擊儻駱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曾發生過著名的興勢之戰。

除了這些大的堡壘,遍布漢中盆地四周還有許多較小的“圍”,利用這些“圍”所構築的防守體系,魏延實現了他當初的承諾。

魏延當時駐守在南鄭,即今陜西省南鄭縣,這裏是漢中的中心。

諸葛亮到達漢中後卻沒有入駐南鄭,而是將主力屯紮在陽平關、石馬山一帶,讓大軍在此集結休整。

推測起來,諸葛亮帶到漢中來的有十萬人左右,這是戰鬥部隊,除了他們還得調動大批人員負責軍糧等物資的供應運輸。漢中與成都之間隔著巴山,道路崎嶇難行,運輸更是個大問題,為此次北伐諸葛亮組建了龐大的運輸隊伍,除了征調百姓參與外,還要求官員子弟帶頭參加,其中就包括諸葛亮的養子諸葛喬。

此次北伐前,諸葛亮再派費祎出訪孫吳,除增進雙方友好之外不排除協商雙方聯合軍事行動的可能。諸葛亮進駐漢中後,孫權又繼續派兵襲擾曹魏南線、東線兩個戰場,孫權手下的將領周魴在一次行動中還生擒了曹魏的將領彭綺,這些都讓曹魏不能抽調出太多的兵馬到西線戰場來,孫權的行動確實支援了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下一步的進攻目標雖然是關中,但位於側翼的涼州地位顯然很重要,所以諸葛亮在漢中做出了一項重要人事安排,任命魏延為涼州刺史,同時兼任丞相司馬。丞相府司馬相當於丞相府裏的長史,它們都類似於秘書長,只是一個掌武、一個掌文。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奇怪的任命,因為魏延已官至鎮北將軍,品秩介於三公與九卿之間,是大軍區司令,相當於上將軍銜,而丞相司馬的品秩只有千石,又是屬吏,算是個大校吧。上將幹了大校的活,所以有人認為諸葛亮把魏延降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