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國際形勢

大國要爭霸,小國也要生存。

爭霸之道固然精彩紛呈,求存之路也充滿智慧和趣味。

在晉國和楚國強勢爭霸的同時,中等國家、小國是如何定位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定位準確,就能活得滋潤一些;定位錯誤,就活得艱難甚至生不如死。

有了定位,還要站隊。站隊不是簡單的站隊,是死心塌地站一個隊,還是隨時準備換隊?這就是每個國家不同的外交政策了。

現在,我們來看超級大國陰影下的世界各國的求存之道。

為了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當時的國際形勢,我們借用當代的國際形勢來作比較。

【國際形勢】

國際形勢是這樣的。

晉國,無論在國力還是在文化上都居於世界之首,而且手中擁有聯合國,行政體制為國君領導下的內閣責任制。從各種意義上說,今天的美國就相當於當時的晉國。

楚國,唯一可以與晉國相抗衡的國家,在軍事實力上雙方不相上下,國土面積上楚國更大一些,但是在文化上有一定差距,政體為國君掌握一切大權的獨裁統治。後來楚國在瘋狂的軍備競賽中被拖垮,這一點與蘇聯驚人地相似。因此,蘇聯就是現代版的楚國。

超級大國確定了,跟班各國的地位隨即確定。

齊國,一個大國,一個曾經最強大的國家。可是,實力的衰退使得他們不得不對晉國和楚國低聲下氣,心不甘情不願地充當二流的角色。在文化上,齊國並不弱於晉國甚至有一定的優越感,齊國人時刻懷念當霸主的美好時光。而從地理上說,齊國並不與兩個超級大國相鄰。因此,一有機會,齊國就會試圖脫離兩個超級大國的控制,在鄰近的小國身上找回失去的自尊。可是,每次他們挑起事端,就會引來晉國或者楚國的幹預,進而導致兵戎相見。遺憾的是,驕傲的齊國人每一次都是戰敗者。當羊投靠了老虎,最困惑的一定是狼,而齊國就是這只狼。我們說,上世紀上半段的德國就是齊國的最好寫照。

魯國呢?這個周朝初期最為榮耀最具地位的國家徹底淪落為二流半的國家。他們不再具有實力,唯一剩下的是他們的貴族血統、紳士風度和所謂的周禮文化。基於血緣上的關系和地緣政治學,魯國成了同宗同源的晉國的最堅定的跟班,而晉國對魯國的支持也最為堅決。如果美國是晉國,誰跟美國最好?不用說了,英國就是現代版的魯國。曾經輝煌,如今沒落,靠著販賣文化度日,英國和魯國何其相似!

宋國,宋國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盡管打仗不行,宋國人還是很驕傲,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在全世界的地位僅僅落後於周王室,高人一等。用他們自己的說法:“我們是周朝的客人。”所以,他們總想具有獨立的地位,總想牽頭在全世界搞些新意思。他們的戰車制造技術一流,但是戰鬥力三流。每一次戰爭,他們都是挨打和求救的角色。這麽說吧,實力一般,自我感覺超好。當然,實際上,還是要跟著晉國混。當今世界有這樣的國家嗎?法國,法國就是天然的現代版宋國。

衛國是個特點很簡單的國家,緊挨著晉國使得他們根本不用有什麽想法,晉國讓幹啥就幹啥,就沒錯。衛國,給個現代標簽:加拿大。

鄭國是一個復雜的國家,在兩個超級大國的夾縫中生存,今天你來,明天他來,誰來管誰叫爺,偶爾雄起一把呢,卻往往站錯了隊。但是,鄭國人並不是軟柿子,鄭莊公的後代們時不時表現出超人的膽氣。他們的生存條件最為困難,但是他們頑強地生存著。如今世界誰比較像鄭國?中東?東歐?還是越南?還是伊拉克或者阿富汗?都有點像,但又都不完全像。

至於陳國、蔡國、許國這樣的小國,他們只能在楚國的羽翼下苟且偷生,國家有名無實,隨時等待被滅的結局。難道波羅的海三國的前身就是這三個小國家?

還有一個重要的國家被忽略,那就是秦國。一個遊離於國際主流之外,對世界充滿懷疑和警惕的國家。這個國家地處偏僻,易守難攻,他們渴望加入主流社會,渴望改變自己的文化。終於有一天,他們改變了一切。可是,那已經是戰國了。在春秋時期,他們似乎只為了一個目標而存在:打晉國。可憐的秦國人!哪個國家是現實世界中的秦國?看看再說吧。

現在,我們先從魯國說起。

【臧文仲執政】

隨著齊楚晉的先後崛起,魯國完全落後了。

齊桓公的時代,季友殺死慶父之後開始執掌魯國國政,那時世界形勢還不復雜,魯國只用一門心思跟著齊國走就行了。到後來季友去世,臧文仲成為魯國正卿。

臧文仲,魯國公族,魯孝公的後人。順便介紹臧姓的起源,魯孝公的兒子名驅,字子臧,被封在臧地(今山東省境內),後代就以“臧”為姓。魯惠公(孝公子)之子名欣,字臧,其子孫以其字作為自己的姓氏,也稱為臧氏。所以,臧姓實際都來自魯孝公,出於周公,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