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北魏政權中期的戰爭模式

從423年太武帝拓跋燾即位,到494年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本書劃分為北魏中葉。這時期北魏仍建都平城,逐步鞏固了對黃河以北地區的統治,吞並了周邊的北燕、赫連夏、北涼等割據政權,並試圖向河南、淮北地區推進。與此同步的,魏軍對南方作戰的軍隊中的步兵比例越來越高,這是北魏軍隊走向“中原化”的標志之一。

第一節 拓跋燾時期魏軍的戰爭模式

拓跋燾對夏、北燕等北方政權的戰爭

在北魏進占河南當年,拓跋嗣病死,其子太武帝拓跋燾繼位。在拓跋燾在位的三十年中,對周邊政權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其中有對草原柔然人的純騎兵征討,也有內地方式的戰爭。總的來說,在拓跋燾時期,北魏軍隊仍保持著騎兵的傳統優勢地位,攻城及步兵作戰能力則比拓跋嗣末期的河南之戰逐漸有所提高。

赫連勃勃在陜北建立夏政權,吞並了被劉裕攻滅的後秦的主要疆域,他死後,赫連昌繼位,拓跋燾迅速對赫連夏政權展開了進攻。魏、夏之間是自北向南流的黃河。北魏始光三年(426年)九月,魏軍進攻,奚斤率四萬五千人、周幾率萬人從南線進軍:奚斤自平城進攻蒲坂,周幾則從洛陽向潼關進軍,準備合兵進攻關中;拓跋燾則率禁軍從北道西進,準備渡河攻擊夏都統萬城。

至十一月,奚斤所部尚被阻於蒲坂關之下。黃河北段因天寒突然封凍,拓跋燾聞訊,遂率二萬騎兵長途奔襲統萬。經過五天急行軍,魏軍進抵統萬城下。[1]赫連昌等猝不及防,出城迎戰被魏軍擊敗,夏軍遂閉城堅守。魏軍都是騎兵,沒有步兵進行攻城戰,也無輜重提供補給,只在城外停留了一天,並分兵襲掠郊外,俘獲大量居民和牛馬,然後班師回平城。但統萬被圍困的消息傳到蒲坂前線,引起夏軍驚恐潰敗,奚斤所部遂乘勝進占長安,並與關中夏軍展開拉鋸戰。

拓跋燾認識到統萬城堅固難攻,遂命在陰山大規模伐木,制造攻城器械。次年(始光四年,427年)四月,北魏開始大規模動員,準備一舉攻滅赫連夏政權:

治兵講武,分諸軍,司徒長孫翰、廷尉長孫道生、宗正娥清三萬騎為前驅,常山王素、太仆丘堆、將軍元太毗步兵三萬為後繼,南陽王伏真、執金吾桓貸、將軍姚黃眉步兵三萬部攻城器械,將軍賀多羅精騎三千為前候。[2]

為了攻破統萬,魏軍中以步兵占多數,三路主力軍隊中步兵占了兩路,其中一路三萬人專門運送攻城器械,可見魏軍做了長期圍困統萬城的準備。為了便於輜重通行,魏軍還在黃河上架設了浮橋。但在渡過黃河之後,魏帝拓跋燾仍率三萬騎兵先行。為了提高行軍速度,拓跋燾甚至命令將輜重留在中途,只帶騎兵部隊輕裝前進。此舉引起下屬疑慮:

群臣鹹諫曰:“統萬城堅,非十日可拔,今輕軍討之,進不可克,退無所資,不若步軍攻具,一時俱往。”

世祖曰:“夫用兵之術,攻城最下,不得已而用之。如其攻具一時俱往,賊必懼而堅守,若攻不時拔,則食盡兵疲,外無所掠,非上策也。朕以輕騎至其城下,彼先聞有步軍而徒見騎至,必當心閑,朕且羸師以誘之,若得一戰,擒之必矣。所以然者,軍士去家二千裏,復有黃河之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也。以是決戰則有余,攻城則不足。”[3]

在拓跋燾的計劃中,動用步兵和器械攻城是下策,因為攻城戰耗時頗長,統萬距離北魏疆界過遠,補給不便;但大量步兵和攻城器械的進軍會給赫連昌造成錯覺,以為魏軍推進速度必然緩慢。魏騎兵先至統萬城下時,夏軍會認為並非魏軍主力,可能因麻痹大意而出城作戰,正可借此機會一舉殲滅夏軍主力,使統萬城不攻自破。

五月底,拓跋燾騎兵進抵統萬附近,並分兵劫掠當地居民。赫連昌本來準備據城堅守,但得知趕到的魏軍騎兵數量較少、步兵主力尚遠時,遂於六月二日出城作戰,被魏軍騎兵擊敗,赫連昌逃奔,魏軍進占統萬。此後不久,赫連昌被魏軍俘獲。其弟赫連定稱帝,活動於隴山的上邽、平涼一帶,試圖尋機奪回故地。430年,赫連定與劉宋相約對北魏發起攻擊。拓跋燾遂決心解除赫連定威脅。

八月,拓跋燾自平城出發,先至統萬,於十一月進至平涼。赫連定以一部分兵力守平涼,自己帶部分兵力阻擊魏軍,被魏軍擊敗而逃。魏軍開始圍困平涼城,並掘塹壕防止其逃逸。至十二月,平涼夏軍出降,共計圍城二十六天。這應是魏軍一次比較成功的攻城戰。當然,平陽城規模並不大,夏軍也沒有做好堅守的準備,才使魏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克城。但魏軍仍為攻城付出了代價:魏軍制造攻城沖車並進行撞擊試驗,結果發生故障,深受拓跋燾喜愛的將領尉地幹被斷裂的繩索擊中肋部而死。[4]這是魏軍在“中原化”過程中的一幕不算順利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