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第2/3頁)

新法已經制訂,還沒有公布,怕老百姓不相信,於是就在國都市場的南門樹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有能夠把它移放到北門的,賞他十金。百姓對這件事感到很奇怪,沒有人敢移動它。又宣布說:“能夠移動它的,賞他五十金。”有一個人移動了它,就賞他五十金,用這種辦法表明絕不欺騙百姓,終於公布新法。

新法在民間實行一周年,秦國百姓到國都來訴說新法不當的人數以千計。正當這時太子觸犯了新法。衛鞅說:“新法不能推行,是由於上面的人觸犯了它。”將依法懲辦太子。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行刑罰,就對他的太傅公子虔處以刑罰,他的太師公孫賈也被處以黥刑。第二天,秦國人都能遵守新法。新法實施十年,秦國民眾非常歡悅,路上不拾遺物,山裏沒有盜賊,家家富裕,人人豐衣足食。百姓敢於為國家而戰,不敢為個人而爭鬥,因此鄉村城鎮都非常安定。秦國人當初訴說新法不當的有人又來說新法的好處。衛鞅說:“這些都是擾亂教化的人。”於是他們都被遷移到邊遠城邑。從此以後,百姓沒有人敢議論新法。

於是讓衛鞅擔任大良造,帶領軍隊圍攻魏國的安邑,降服了它。

過了三年,秦國在鹹陽建築了冀闕作為宮庭,把國都從雍地遷到鹹陽。並且下令禁止老百姓父子兄弟在同一居室裏生活。又把小鄉小邑和村落合並為縣,設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縣。開挖田塍疆界作為耕地,而使賦稅平衡。統一度量衡制度。

新法實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法,被處以割鼻子的刑罰。

過了五年,秦國富強,天子把祭神的肉賜給秦孝公,諸侯都來慶賀。

下一年,齊國在馬陵打敗魏軍,俘虜了魏國的太子申,殺死將軍龐涓。又下一年,衛鞅勸秦孝公說:“秦國和魏國,譬如人患有心腹疾病,不是魏國吞並秦國,就是秦國吞並魏國。為什麽呢?魏國處在山嶺險要的西部,建都安邑,跟秦國以黃河為界,獨占了崤山以東的地利。在有利條件下,可以向西侵犯秦國;在不利條件下,可以向東擴大土地。如今憑大王的賢明聖哲,國家足以強盛。而魏國往年被秦國打得大敗,諸侯反叛它,可趁此機會攻打魏國。魏國不能抵擋秦軍,必定向東遷移。魏國一東遷,秦國就占有黃河和崤山的險要地帶,向東控制各國諸侯,這是帝王的偉大事業。”秦孝公認為有理,就派遣衛鞅帶兵攻打魏國。魏國派遣公子卬帶兵迎擊秦兵。兩軍對峙以後,衛鞅送信給魏國將領公子卬說:“我當初跟公子友好,現在都是兩國的將領,不忍心互相攻打,當親自和公子相會,訂立盟約,大家高高興興地喝上一杯,然後收兵回營,使秦國和魏國都安定。”魏將公子卬認為是這樣。會盟之後,正在喝酒,而衛鞅的伏兵突然襲擊,俘虜了魏將公子卬,趁機攻打他的軍隊,徹底地打垮了魏軍,使魏國歸服秦國。魏惠王的軍隊屢次被齊軍和秦軍擊破,國內空虛,實力一天天地削弱,恐慌起來,就派遣使者割讓黃河以西的土地奉獻給秦國來求和。結果魏國就離開了安邑,把國都遷移到大梁。梁惠王說:“我悔恨沒有聽公叔座的話呀。”衛鞅打敗了魏軍以後就回國,秦國把於、商等十五個城邑封給他,稱他作商君。

商君做秦相十年,皇親國戚很多人怨恨他。趙良會見商君,商君說:“我商鞅得以會見您,是來自孟蘭臯,現在我希望能夠跟您交朋友,行嗎?”趙良說:“我不敢希望。孔丘說過這樣的話:‘推舉賢人,使會在上位的上進;聚集庸材,會使當王的後退。’我是不成器的庸材,因此不從命。我又聽說:‘不是他的地位卻占有它,叫貪位;不是他的名譽卻享有它,叫貪名。’如果我聽從您的好意,那麽我恐怕是既貪位又貪名吧。所以我不敢聽命。”

商君說:“您不高興我治理秦國嗎?”趙良說:“外能聽取別人叫做聰,內能省視本身叫做明,克制自己欲望叫做強。虞舜有句話說:‘自我謙讓最可貴啊!’您不如履行虞舜之道,不必問我了。”

商君說:“當初秦國也是戎、狄一樣的習俗,父子沒有分別,同一個房子一起居住。如今我改變了這種習俗,使男女有區別,又大築冀闕,經營得像魯國和衛國一樣了。您看我治理秦國,跟五羖大夫相比,誰賢能?”趙良說:“一千頭羊的皮毛,比不上一只狐狸的腋毛;一千個隨聲附和的人,比不上一個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為臣下敢正色直言而昌盛,殷紂王因為群臣默不作聲而滅亡。您如果不否定周武王,那麽請允許我整天正色直言而不受罰,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