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金風玉露七夕情:中華情侶節(第2/5頁)

第三個人物是天上的織女。她是天帝的小女兒。老牛看牛郎為人忠厚,就教牛郎,七月七,天上的仙女會在湖中洗澡,你可以去追求穿綠色衣裳的織女。牛郎聽老牛的話就去追織女。織女果然也看中了牛郎的人品,就跟著他,做他的妻子。一個天上仙女,一個人間牛郎,地位懸殊,天懸地隔,結成姻緣,恩愛夫妻。不久生了一男一女,四口之家。光靠牛郎的耕種不足以養活一家四口,織女會織布,心靈手巧,織得特別好,加上從天上帶來的蠶絲,可以織出五彩的雲錦天衣。織女又從天上帶來蠶,教附近的人養蠶織絲綢,大家共創好生活。雖然無權無勢,但依靠自己的誠實勞動,一家人過得非常和諧溫馨。這是典型的自然經濟時代男耕女織的美滿小家庭。

故事下半段,天帝發現女兒嫁給那麽一個貧困的牛郎,發怒了,派天兵天將要把織女抓回天上去。怎麽辦?牛郎沒有辦法。這時候老牛已經很老了,告訴牛郎,我很快要死了,你把我的牛皮披在身上,就可以上天追織女。果然天兵天將把織女抓走了,牛郎披上牛皮,挑了一個擔子,前面男孩金哥,後面女孩玉姐,就上天去追織女。眼看要追上的時候,王母娘娘從頭上拔一根金簪,一劃,天上出現了銀河,波濤滾滾,攔住了牛郎。織女已經在河東了,牛郎還在河西,一條大河橫亙在中間把他們隔開了。

後來有說是天帝,有說是王母娘娘,發了善心,讓他們一年的七夕相會一次。隔著銀河沒有橋怎麽相會?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框架中,有喜鵲感動了,喜鵲很有自我犧牲精神,七夕都飛來銀河兩岸,首尾相銜接,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座橋,就叫“鵲橋”。讓牛郎織女踏著自己的身體在鵲橋上相會,這就成了“鵲橋會”。牛郎織女也成了鵲橋上的神仙“鵲橋仙”。據說七夕那天晚上,你在天空看不到鳥了,到哪兒去了?都到銀河上搭鵲橋了。到了第二天大家發現,滿天飛的喜鵲,頭毛都禿了,羽翼都殘了,就是它們以身做橋,不惜犧牲自己的羽翼、自己的容貌,成就天上人間美好的姻緣。這是人與環境和諧的一種想象。

牛郎織女兩星宿,七夕銀河相會,是非常美好的佳期。因此就把他們的相會叫“星期”。七夕節也叫做星期(如王勃《七夕賦》“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後來也用來指男女成婚之日。這麽美好的故事,很有詩意,很浪漫。可以說七夕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中最有浪漫色彩的節日。古代寫傳統節日的詩歌很多,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是過年(春節),有人統計過,古代詩歌裏寫七夕的超過寫過年的。牛郎織女美好的傳說,引發了詩人的詩情,寫了很多好詩。

《鵲橋仙》主題曲

七夕詩詞中,最有名的叫《鵲橋仙》,古代的詞都有詞牌。詞牌最早往往跟它的內容是有關系的,後來就成了單獨的詞牌,不一定跟原始的內容相關聯了。《鵲橋仙》這個詞牌最早就是從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得名的。《鵲橋仙》的詞牌裏,影響最大的就是北宋時秦觀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頭句字面上是寫纖美的彩雲在“弄巧”,變幻著巧妙的圖案,暗寓著贊美織女的巧手能巧織雲錦天衣。“纖”與“巧”相應,既準確地抓住織女善“織”的“巧”的特征,又為全詞二“仙”的相會布下浪漫的背景和氛圍。

飛星就是天上的流星,閃爍的流星時不時劃破天空急馳而過,是在為他倆傳遞離愁別恨呢,還是在為他倆暗渡銀漢迢迢相會探馬先報?是呀,離別經年,有此一會,便點燃了希望,凝聚起情思。濃情蜜意相聚於金風玉露的良宵,一次歡聚,便勝過人間無數!

搭“鵲橋”的喜鵲作些犧牲是值得的,你看那牛、女二仙佳期難得,恍如夢境,柔情似水,百般繾綣,他們怎忍顧鵲橋而言歸?是的,“相見時難別亦難”、“多情自古傷離別”是詩詞常見的境界,但秦觀在這裏卻“化臭腐為神奇”,他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真是空谷足音,道出了千古愛情的真諦。這裏的“兩情久長”就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這種高級的人類精神,擢拔他們超越低層次的朝暮廝守,真摯久長的愛情並不一定要朝朝暮暮廝守不離,作為高級的精神存在它是可以超越時空的,具有永恒性和再生性。這兩句與上片末兩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前後輝映,贊美了牛郎織女忠貞不渝的愛情,帶有理想色彩,集中表現了一種積極的、健康的愛情觀,在當時具有超前性,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說它是愛情的千古絕唱亦不為過,很可以薦為七夕情侶節的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