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銳營走出來的八旗後人 吳淑華口述

時 間:1998年1月3日

地 點:北京西城邱家胡同

訪談者:定宜莊、江橋

[訪談者按]吳女士說她家的老姓是“吳奇喜特”,查《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有烏齊喜特氏,也作烏濟吉特氏,應與吳奇喜特為同音異寫:“系隸滿洲旗分之蒙古一姓,其氏族世居巴顏喀喇及克西克騰地方。”通譜所載的該姓氏之人有烏巴璽等,系“國初來歸”,歸附的經過已無從查考。注160這些歸附較早而且一直未從滿洲旗分析出的蒙古族人,已經不像八旗蒙古人那樣至今仍報蒙古族,而是完全將自己視為滿族了,吳女士一家就是這樣,她們所報的民族成分也都是滿族無疑。

吳女士的祖上是香山的健銳營旗人,健銳營是京西“外三營”之一,全名為健銳雲梯營。最初是為參加攻打四川大小金川的戰爭,而從前鋒營和護軍營中選擇勇健者一千人,乾隆十四年(1749年)另組為營,在香山靜宜園的實勝寺旁建營房,此後又建立閱武樓、石碉,在這裏訓練健銳雲梯營。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高宗有禦制閱武詩雲:“八旗子弟兵,健銳此居營,聚處無他誘,勤操自致精,一時看斫陣,異日待幹城,亦已收明效,西師頗著明。”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注161

營分左右兩翼,分列於靜宜園(即今香山)左右。

左翼:鑲黃 碧雲寺東 右翼:正黃北營 靜宜園東宮門外

正黃南營 團城西

正白 臥佛寺東 正紅 正黃旗之南

鑲白 四王府東 鑲紅 寶相寺南

正藍 小府村東 鑲藍 門頭村西南

左翼建四層碉樓14座,三層碉樓18座。右翼建五層碉樓2座,四層碉樓10座,三層碉樓24座。共建房:3532間,並在附近建立官學,平時則駐紮在靜宜園擔任守衛。健銳營從征金川中帶回的藏人(此為民族學家的說法,他們自己則堅持自稱為苗人),也編為“番子佐領”居住於此。

與外火器營營房集中修建於一處不同,健銳營營房是相當分散的(參見附圖)。吳女士祖上所在的鑲紅旗,分南、北兩營,她既然說是溝北,應是鑲紅旗北營,該旗位於八旗右翼之右,也就是最南邊,門頭村之南。

健銳營旗人在辛亥革命以後流散得也很嚴重。筆者曾於1995年9月與當時的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張壽崇先生一起在香山附近幾個村進行過調查,留居於當地的住戶已不到40%。據當地老人講:“藍靛廠火器營的住戶還算多的,這裏還慘。民國六年錢子米沒了,人基本都流落到城裏去了,有當警察的,挑八根繩的。房子都拆了‘賣拆貨’,把木料、瓦全賣了,我們家房前周圍全是‘房棵楞兒’。”

吳女士一家,包括她的娘家和婆家,就都屬於離開旗人聚居地到北京城裏謀生計的一類人,但他們還與出生之地保持著種種聯系,互相聯姻結親,吳女士的婚姻就是一個很能說明問題的例子。

吳女士於我做這篇訪談翌年逝世。

據北京市档案館藏:香山健銳營示意圖(本頁档案號:164-1-371-11)繪出

1.我娘家

吳淑華(以下簡稱吳):我今年80歲。我們家是滿族,姓吳奇喜特,究竟這字兒對不對呀,就不知道了。老家就在香山,住門頭村的鑲紅旗,那兒有個大山溝,我們家在溝北,我婆婆他們家在溝南,也是滿族。我不是在香山生的,只是五六歲上跟我母親去給太太過生日時回去過。八旗中正黃、鑲黃、正紅是上三旗,鑲紅是第四旗了,等於下五旗的頭一個。我們後頭還有倆白旗倆藍旗是吧?注162

我爺爺叫倭子安,人叫倭老爺,倭肯定是滿洲音。我爺爺的官是參軍,好像是管發銀子。我家有個藍頂子,可能是四品。注163我小時家裏有個匾,是給我爺爺的,寫的是“倭君子安參軍大人雅鑒”。記得我小時他已癱在床上了。到現在七十幾年了。

我父親叫吳榮順,不是吳奇喜特嘛,滿族以第二個字為姓,所以我父親又姓榮了,叫榮華齋,可我們都沒姓榮。這怎麽回事我就不清楚了。注164他們老哥兒仨,我大爺(伯父)考上秀才,很年輕就死了,留下一個寡婦媳婦和兩個閨女,都是我爺爺養著。我叔叔是典史注165,大概是最小的官了。他們老說“點兒屎點兒屎”的,他挺喜歡我們。

我出世時就沒錢糧了,北京錢糧是最後取消的,可我爸沒考上秀才,沒官呀,那邊沒人給錢,我爺爺的錢糧還得活他的生活呢。我父親就自個兒跑到北京來了,他會英文,有人說你會英文哪,那郵局當頭的總局局長是個鬼子,你找他去。過去會英文的很少,那鬼子一聽,就把他留下了,他就在郵局工作,是最老的郵局,就在前門原來的火車站那兒。後來我父親當了郵政局長,就把這寡婦嫂子接來了,倆姑娘,大的傻,我們叫她傻大姐,早就死了,二的結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