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吾家曾在瀚海西策美迪口述(第2/7頁)

策:他是肝有病,這我知道,最後說是肝腹水,我估計就是肝硬化這樣的病。其實我奶奶也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麽,就告訴我是肝病。

畢:看病的時候您奶奶在跟前嗎?

策:在,我奶奶跟著他去的日本。

畢:有一個說法說您奶奶是日本人。

策:不是不是。我奶奶是阿勒泰人。

定:是阿勒泰的蒙古人嗎?

策:對。我奶奶不是帕王的原配,她算一個福晉吧。

定:您奶奶是什麽時候從阿勒泰過來的?

策:他們是一起來的吧。

畢:帕王是光緒年間來的,您奶奶不一定是那次來的。帕王後來得到過袁世凱重用,因為阿勒泰那裏的好多事情需要帕王去擺平。他做過辦事大臣。

策:那叫什麽,阿勒泰辦事長官。

策美迪之夫(以下簡稱夫):奶奶說她的丈夫是袁世凱的尉官,我以為是上尉的尉,可是不對,抄家後送回來的大肩章,大夥兒大概都不知道吧,那起碼是新疆軍區司令。

畢: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以後,為了招撫幾個高級的蒙古王公,專門設置了翊衛處吧,封了幾個翊衛使,這個是制服啊。

定:您奶奶嫁給您爺爺後再也沒有回過家鄉?

策:沒回去過,肯定沒回去過。

畢:應該回去過一次。1914年還是1915年帕王出任阿勒泰辦事長官,是回去的。

策:也沒準兒是回老家那次才帶來的。

定:不過既然您父親是在北京出生的,那您奶奶肯定在那之前就來了。您父親不是1914年生的嗎?

畢:我想是1912年或1913年來的,阿勒泰那兒有個科布多停火線,帕王去主持的。注373

策:從她平時說的話當中,我估計我奶奶的家不是太好,不是太上層的家,反正不是王爺什麽的。那時我也小,沒問過。

阿拉騰奧其爾(以下簡稱奧其爾):是當地的總管呀?

策:反正不可能是窮人吧,但是不是太上層的。她是阿勒泰的,“文化大革命”那會兒不是要把地主婆送回老家去?還真來了一撥學生,是哪兒的我不知道。可是從地圖上一看,阿勒泰已經到邊境線了,(有一部分)歸蘇聯了,所以咱說不能回去(笑)。

定:您奶奶應該比您爺爺年輕不少吧?

策:應該比他小好多,據說有個敏王,也算我的一個大爺,他好像跟我奶奶大小差不多。

2.姑姑和姑姑買的房子

定:您奶奶跟您爺爺生了幾個孩子?就您父親一個嗎?

策:還有3個女兒呢。兩個死了,一個是得肺結核,18歲的時候死的,還有一個就沒怎麽提,估計很小的時候就死了。最後就剩一個大姑媽,就是我(爺爺的)大女兒吧,她二婚嫁了一個法國領事。我對姑媽有印象。

定:她二婚嫁給法國領事,那第一次呢?

策:第一次我不知道。她有兩個兒子,二兒子已經不在了。她的大兒子不是她那個法國丈夫的孩子。那會兒的法國領事館,就是那老外交部,在東交民巷裏頭,現在那地方還有呢。我小時候還在法國領事館住過,從北京解放一打炮,我們好像就上那兒住去了,住到1951年還是1952年?

夫:你6歲的時候她走的嘛,1950年走的。

策:反正就是那些外國領事館全讓撤的那年走的,去法國了。肯定是1949年以後。她八幾年去世的。

畢:您父親去德國留學時您奶奶是跟您姑姑一起生活是吧?

策:那時候我姑姑在呢。那是1945年以前的事了,所以應該是跟著我姑姑的。我覺得他們娘兒倆的生活習慣還是比較西方,也許跟著我姑媽那段生活的時間長吧。

定:您小的時候,不,您父親小的時候,在北京的生活挺好的吧?

策:我覺得應該還行,“文化大革命”以前困難的時候,是我姑媽的孩子給我們寄錢寄吃的。這個房(現在住的房)就是我姑媽買給我奶奶的,這叫作王宮。當時一個德國的留學生在中國學建築,他設計了這麽一個,裏面完全是西式的,地板、天花板、木圍墻。現在什麽也看不見了,您要是以前來過……

奧其爾:從那個窗戶外面看墻還是洋式的。

定:房頂像是廟的形狀,像宮殿。

策:那種走獸、龍,房頂上有那些個玩意兒。但是我姑媽是怎麽買的,我就不太清楚了。我1945年就是在這間屋裏出生的。這間房以前沒有這個隔斷,這兒是連著的。

奧其爾:這(房)是後來買的吧?

夫:档案上寫的是民國十一年,1922年。

策:我們這房是1956年公私合營時交的。那時候我們家就三口人,三口人住這麽多房子。公私合營以前是一個蘇聯人租的,是賣三合板的。我小的時候我們家都碼的三合板,我就知道他是賣三合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