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督政府統治的結束(第4/7頁)

在牧月30日勝利以後,西哀耶斯試圖作出一些改變,盡力消除督政府的痕跡。他對當前局勢的判斷十分準確,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性格有些急躁,甚至有點固執。他希望盡快結束革命,為此他搬出了最後確定的憲法。1789年6月17日,西哀耶斯曾建議建立國民議會,替換已有的三級會議,同時,對國內的行政區劃進行改制,廢省建郡。他的提議大大促進了1789年的主要改革。自此之後,西哀耶斯一度銷聲匿跡。實際上,這是他的高明之處,他正在等待國家結束革命狀態,步入建設時代。後來,在第一任督政府中,西哀耶斯擔任駐柏林大使期間,成功地勸說普魯士保持中立,得到人民的認可。在回國後,由於勒貝爾離開了政府,各派也已經鬥爭疲憊,看到時機成熟,他便擔任了之前曾一直拒絕的督政官,準備著手建立最後的和平與自由。他的依靠對象十分明確,在督政府中是羅歇-迪科,在立法機關中則是元老院,在外面則是溫和派的群眾和中等階級。如今,這些溫和派和中等階級希望恢復原有的寧靜秩序,也希望政府能夠強硬有力,安定人心。他們要求建立一個沒有政敵、能夠兼顧各方利益、實現各自主張的新政府。看到軍隊在革命中發揮的作用十分突出,西哀耶斯認為自己也有必要依靠軍隊的力量,儒貝爾被他相中,隨後被任命為阿爾卑斯方面軍的總指揮。但是,共和三年憲法的支持者依然大有人在,比如戈伊埃和穆蘭、兩督政官、五百人院和政府外的馬內日派等。極端共和派組成了一個新的俱樂部,其主要成員分別來自薩耳姆俱樂部、先賢祠俱樂部以及老雅各賓俱樂部。這些都是以前各個時期的殘余人物,他們極力宣揚共和派的主張,對低層階級的民主主張並不認可。

在新改組的內閣中,共和派和溫和派都占有一定的席位。司法歸康巴塞雷斯負責;內政歸基內特負責;在塔列朗未就職以前,雷納爾臨時負責外交;財政歸羅伯爾·蘭代負責;海軍歸瓦特裏的布爾東負責;陸軍歸貝爾納多特負責;警務先是由布基尼翁負責,後來又由南特的富歇負責。

這一次,巴拉斯保持中立,在立法議會、督政府和內閣的兩派中間尋求平衡。他並沒有一個堅定的政治觀點,而是擅長順勢而為,主動向能夠取得勝利的那一派靠攏。從5月31日事變開始,到熱月9日事變,再到果月18日政變,再到牧月30日事變,他的身份多次變換,先後是山嶽黨的民主派、山嶽黨的反動派、反對保王黨的革命派督政官、極端共和派督政官。如今,巴拉斯看到事情的變化有可能會導致波旁王朝復辟,就派出代理人戴維·莫尼埃談判恢復君主政體,並設法同有權繼承王位的路易十八聯系。這時他的身份,已經變成了反對共和三年憲法的保王黨的督政官。

看到第二次反法同盟的軍事勝利後,法國國內的保王黨蠢蠢欲動。國內強制發行的公債,要求每個流亡者家庭向政府提供人質保證的嚴酷法令,終於令他們再度掀起武裝暴亂。在法國的南部和西部,保王黨分子成群結夥,日益猖獗,並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武裝沖突。他們認為,只要俄國軍隊一來,復辟君主制度指日可待。對於所有的黨派來說,這絕對是一個爭權奪勢的好機會。誰要是在這個時候收拾了亂局,就掌握了整個法國的主動權。實際上,每當政府瀕臨崩潰的時候,各個黨派都在虎視眈眈,他們靜靜等候,伺機而動,準備奪取最大化的利益。

波拿巴與西哀耶斯的合作

國外的形勢原本也不樂觀,幸好這時法軍在萊茵河上遊和下遊這兩個主要邊境地區的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勝利。在占取意大利以後,反法聯軍準備一鼓作氣,借道瑞士和荷蘭,然後直接攻入法國境內。他們前進的腳步被馬塞納和布律納兩位將軍擋住了。這兩位將軍打破了法軍接連失敗的僵局,阻擋了聯軍節節勝利的進攻。馬塞納向科爾薩科夫、蘇沃洛夫展開了大規模長時間的密集攻勢。十二天之後,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俄軍在康斯坦茨和蘇黎世之間接連失敗,整個反法聯軍的士氣低落不少。約克公爵在荷蘭被布律納擊敗,被迫停止了入侵的腳步,退回到軍艦上去了。當然,戰爭也不是一邊倒的局面,法軍的意大利方面軍就沒有這麽順利了,在諾維戰役中,親自追擊奧俄聯軍的儒貝爾將軍不幸陣亡,好在尚皮奧內及時部署,法國的邊境上才沒有出現防守的漏洞。沒多久,法軍就越過邊界。現在,法軍改變了以前屢戰屢敗的局面,重新獲得了優勢,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反法聯軍在接連失敗後也增強了進攻力量,采取的進攻戰略也更富侵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