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羅馬帝國的古典文明(第4/23頁)

羅馬的戰士?羅馬的軍事力量多依賴武器完備、隊形變化、訓練防禦等措施,這些都對羅馬軍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但是,在軍隊裏,人比機器更為重要。士兵們都是在防禦敵人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他們早已習慣了四面楚歌,習慣了為活命而戰鬥。隨著羅馬人口的增多,資源越來越匱乏,於是士兵們又要為搶奪土地和戰利品而戰。另外,羅馬人崇拜英雄,他們都會為個人榮譽進行戰鬥。

羅馬和維愛?伊達拉裏亞共擁有十二個城市,其中距離羅馬最近的城市是維愛,位於羅馬北部十二英裏。羅馬和維愛之間的矛盾通常用戰爭解決,雙方打了很多年,彼此都不願意妥協。公元前396年,高盧人的軍隊從北方進攻伊達拉裏亞,羅馬趁機攻陷了維愛,將這座城市破壞殆盡。九年之後,羅馬遭受了同樣的厄運,高盧人成功進攻羅馬,並放火燒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城市。對於這件事情,歷史上有不同的記載,羅馬人自稱,高盧人最終被他們趕走,沒占到什麽便宜。而另外的記載是高盧人拿到了一千鎊金子的贖金,這才退出了羅馬的地盤。

拉提烏姆的征服?不久之後,羅馬從高盧人的入侵破壞中重新恢復實力,而且建立了更大更強的帝國。在拉提烏姆邊境上,羅馬人攻占了兩個意大利部落,分別是埃魁和沃耳西。其他拉丁城市親眼目睹羅馬的成長和強大,都感到十分妒忌。一個世紀以前,這些城市和羅馬結成一個組織松散的聯邦,被稱作“拉丁同盟”。然而一百多年後,其他城市和羅馬之間爆發了戰爭,戰鬥整整持續了兩年(公元前338—公元前336年)。在反復的進攻和圍困之後,羅馬成為這個平原上毋庸置疑的主人。

薩莫奈人的戰爭?在羅馬的東部,那不勒斯北部的亞平寧山脈中,有一些兇悍頑強的部落,它們由住在山地裏的薩莫奈人組成,逐漸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些部落擴張勢力範圍,南下直接進攻平原地區,因為平原地區沿海,而且極為富饒。薩莫奈人的入侵使得那不勒斯和卡普亞驚慌失措,紛紛向羅馬求助。羅馬當即出兵支援這些地區,同時也是為了幫助自己。但是薩莫奈人異常頑強,不容易屈服,雙方的戰爭不但曠日持久,而且猛烈殘酷。羅馬屢次被對方打敗,但是它始終沒有放棄認輸。從公元前325年到公元前290年,這場戰爭整整延續三十五年。最後以薩莫奈人的戰敗收場,羅馬征服了薩莫奈人及其聯盟夥伴。於是這些部落都變成了羅馬的“盟邦”。

征服伊達拉裏亞?公元前280年以前,羅馬征服了伊達拉裏亞的所有城市,比如維愛等,這些城市都變成了羅馬的“盟邦”。而與此同時,高盧人也被羅馬驅逐到盧比孔河以北,他們的土地都被羅馬占領並吞了。這樣一來,羅馬的北部邊境一直推進到了盧比孔河和阿諾河。

大希臘?在意大利半島南部,一些具有高度文化的城市被稱作“大希臘”,如利基翁、羅克裏、赫拉克利亞、圖裏和塔蘭托。但是,這些城市都不善於戰鬥,城邦公民早已失去希臘人曾經好戰的性格。當時,其他許多希臘城市都與它們一樣,公民不當兵參加戰鬥,而是依靠雇傭異族人上戰場幫他們打仗。不但如此,城邦之間極其缺乏團結,這足以證明它們擁有希臘的風格和特性。城邦之間摩擦不斷,互相爭吵,圖裏曾經請求羅馬幫忙攻打塔蘭托,而塔蘭托又派使者向東出發,渡過海洋向伊庇魯斯求助,當時伊庇魯斯的國王是皮洛士,他年紀輕輕,而且野心勃勃。

皮洛士正像他的名字的含義一樣,性情剛毅如烈火,而且精明強幹。他帶來了一支最好的軍隊,羅馬人從來沒遇到過如此優秀強大的對手。此外,皮洛士還帶來了象群,都是受過軍事訓練的戰象。羅馬軍團從台伯河七丘出兵,卻遭受慘敗。皮洛士乘勝追擊,從意大利南部長驅直入,幾乎一直打到羅馬的城門口。在羅馬城外,皮洛士再度出擊,羅馬軍團被全盤擊潰。然而,羅馬並不屈服求和,反而聯合了迦太基,十分頑強,繼續堅持戰鬥。

這種情況下,皮洛士只能把戰爭持續下去,並進一步把戰線推到西西裏島,希望以此打敗迦太基。不幸的是,皮洛士倚靠他在西西裏島上的盟軍,但他的這些希臘“朋友”卻背叛了他,沒有提供應有的援助,結果迦太基人將他的全部艦船擊沉,他的艦隊徹底覆滅。當他退兵回到意大利,卻被羅馬人擊潰了。皮洛士只好帶著他的軍團方陣狼狽逃回伊庇魯斯,曾經強大的軍隊只剩下殘兵敗卒。皮洛士變得沉默憂郁,但也學得更聰明了。不久之後,塔蘭托臣服羅馬,對羅馬開放了門戶。到了公元前270年,整個意大利的南部,都在羅馬的統治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