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 羅馬帝國的古典文明(第3/23頁)

羅馬的主要官職?羅馬的行政機構中最高的職位由兩個執政官擔任,他們是行政長官和軍隊的指揮官。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行政機構漸漸擴大,在以前的基礎上又選出兩名“財務官”,負責司庫和管理档案,後來逐漸増至四名。此外又選出“戶籍官”,負責人口普查,征收稅款,管理公共工程的承包任務。另外,“營造官”負責監督市場、管理街道和用水供應等。公元前4世紀,羅馬又選出一些“司法官”來協助執政官,他們主要在訴訟中充當法官,並且公布那些應予以實施的法律。此外,除了“營造官”由貴族擔任,其他官員必須由公民大會推選出來,以此來增加公民登上政治舞台的機會。至此,羅馬官制逐漸趨於完善。

元老院和平民大會?羅馬的元老院成員全部由貴族組成,這是一個極有權力的機關。所有的法律和所有重要官職的候選人都需要經過這個機構批準,由此不難看出元老院的權力巨大。與元老院這種貴族政治相對的,是羅馬的平民大會。平民大會的形式是在一直變化的,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式。在公元前5世紀,它主要是平民的集會,稱之為集會,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權力,更不能和同時期雅典的公民大會相比。平民集會常常只是批準已經由官員們起草好了的法律,已經訂定的條約,公布已經由貴族領袖們選擇好的候選人。所以這個時期的平民大會可以說是“虛有其表”的形式會議。

平民的進步?平民曾屢次揭竿而起,威脅要退出、脫離羅馬的統治並建立他們自己的政府,雖然這些反抗並沒有成功,但還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他們在公元前466年贏得了在平民成員中選舉出的四個新的官員,稱為“保民官”,即保障平民利益的官員。不久之後法律又開始成文化,開始有了有據可依的固定條款,貴族不再隨心所欲地按他們的意願解釋法律,平民大會更為民主了。

到公元前5世紀末,財務官開始可以由平民擔任;公元前4世紀,又有了第一個平民的執政官,從此之後,兩個執政官中必須有一個是平民。在公元前4世紀,平民也初次被選為獨裁者、司法官和戶籍官;到了4世紀末,城邦祭司的職務也允許他們擔任了。這一切改變使得每年有少數平民進入元老院,因為有一些平民擔任著要職,而這些身居要職的高級政府官員退職後都是元老院的終身成員,所以平民開始進駐元老院。在羅馬平民與貴族的利益鬥爭中,顯然平民以緩慢的速度逐漸進軍,擔任官職不再是貴族的特權,平民也開始參與其中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並逐漸活躍於政治舞台。

在公元前287年,平民大會獲得了更大的立法權,因而平民在與貴族的利益爭奪中又邁進了一步。所以,經過了漫長而曲折的艱苦鬥爭,平民和貴族之間大部分舊有的原本不可調和的矛盾逐漸被平民打破了。一部分原有的平民開始變得愈加富有,而且身居要職進入元老院,並打破了以往不能和貴族通婚的禁錮。從經濟觀點來看,一些逐漸發展起來的平民及上層階級同窮苦農人、佃農及城市工人之間,依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客們許下了種種諾言以獲得聲望,但是這種口頭承諾依舊沒能讓土地問題和債務問題得到解決,因此,這些問題在未來的許多年裏仍舊困擾著羅馬。

四、羅馬統一意大利地區

正當上述這些政治變化發生的時候,羅馬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大約從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265年之間,從阿諾河到盧比孔河以南,意大利的全部領土都被羅馬掌控。

羅馬的戰爭裝備?羅馬進行的征服戰爭幾乎都成功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羅馬的戰爭裝備非常精良。羅馬人從伊達拉裏亞人那裏學到了裝備方法,通常擺出配有雄厚裝備的方陣,這在平原作戰中十分有效。但是當羅馬軍隊進入丘陵和山嶺地帶,必須要長途征戰的時候,就采取另一種陣形和裝備方式。在戰爭中靈活變化裝備方式十分重要。正因為如此,羅馬人發明了軍團編制,並在軍隊中廣泛采用這種編制方法,通常一個軍團能分解成若幹小軍隊,每一個軍隊都經過純熟的操練,能夠迅速變化成不同的隊形,配置不同的裝備。在必要的時候,軍團能很快分解成小集體,隊伍散而不亂,隨時能重新集合成大軍團。軍團裏的每個士兵都配有頭盔、盾牌和護甲,保護得十分嚴密。士兵手執重標槍,上面裝有銳利的鐵尖,可以遠距離朝敵人投擲過去,如果在狹窄的地方近身進攻,則可使用短劍。在軍團行軍途中,每晚都構築營壘,休整隊伍,嚴密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