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禁白衣飄飄上陣單挑,燒了武俠小說去買甲吧【盔甲裝備】(第2/3頁)

《唐六典》裏記載的唐朝鎧甲還有:光要甲、細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子甲、馬甲。這些甲的分類標準比較混亂,有些雖然是軍中實用的但不太多見,還有些是純儀衛性質裝樣子的,所以就不多說了。

您了解到自己沖鋒前身上應該披裹什麽了吧?那下面來說說您手裏拿著的護具。

盾牌?對,當時叫“彭排”或者各種“排”“牌”。唉,您這馬上左顧右盼的,是在找那種黑黝黝的圓形鐵盾嗎?別瞎費勁了,好好聽我說。

您印象裏那些一手持刀劍、一手拿圓盾、踉踉蹌蹌且戰且退的武士形象,八成是從西方古希臘羅馬故事裏照搬過來的。在我國,步兵們使用的盾牌,幾乎就沒有圓形的,而大體是長方形。整體窄而高,有的兩頭做成尖角型,最高的上沿能到步兵的頸部,有的盾牌把手附近還有支架,可以讓步兵把盾牌支在地上,自己躲在盾後遮蔽射箭。

至於那比較小的圓形盾,一般是給騎兵用的,為的是操控方便不占地方。此外,唐朝的“盾”也不是都有錢用鐵制,大量的盾牌是木頭做的。《唐六典》記載的盾牌有六種:膝排、團排、漆排、木排、聯木排、皮排。其中“團排”應該是指騎兵用的圓盾。

總的來說,唐朝的統治者和軍隊將領們,對於護具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對武器的重視程度(反正士兵們命如螻蟻,死了也沒什麽,能好好攻擊敵人把仗打贏才是重要的)。按官方文件的規定,每名士兵都至少要攜帶三種武器,但護具平均下來一個士兵都攤不上一件。只有60%的士兵能得到配發的鎧甲,能有盾牌的士兵更是只有20%左右。還剩20%啥護具都沒有怎麽辦?靠自己鬥吧……

鎧甲也是朝廷嚴控嚴管的兵器,禁止私人持有。在軍隊裏給士兵們配發鎧甲也是件麻煩事,大家都知道,人的高矮胖瘦有時候差很多的,比如你老兄在現代營養條件下長大,穿越到唐朝去估計算是大個頭猛男,那麽唐軍給您配發的鎧甲就應該是一件“大號”的。另外還有中號和小號,一共三種,按士兵們的身高體型配發。

您覺得占便宜了嗎?想得美,當時的鎧甲是用許多小型甲片編綴成的,又是手工操作,所以甲片的數量和重量很不統一。因此您領完鎧甲以後,先要找個清靜地方自己坐下來,瞪大眼睛、一五一十地數這件甲上甲片的行數和葉數,記在甲襟上,再稱量全甲的重量,記在袍背上。用完歸還時,要按所記錄數字核對,對不上要挨罰喲。

怎麽樣?夠麻煩的吧?不過唐朝其實還算好點兒了,您只要負責折騰自己穿戴使用的鎧甲和盾牌就行了。如果您再往早期穿越個一二百年,到了南北朝的北方地區,那不但要為自己的護甲盾牌煩心,還要再額外張羅自己坐騎的鎧甲呢。

戰馬也要穿甲?對呀,這是南北朝特點非常鮮明的一個現象,被稱為“甲騎具裝”。“具裝”就指的是馬的鎧甲。

簡單地說一下一匹戰馬的“具裝”大概是什麽樣子。

它分六個部分:第一,保護馬頭,像是給馬臉戴上一個面具一樣的“面簾”;第二,保護馬脖頸的“雞頸”;第三,保護馬前胸的“當胸”;第四,保護馬身的“馬身甲”;第五,保護馬屁股大腿的“搭後”;第六,豎在馬屁股上頭的“寄生”,據說開始是為了保護騎士的後背,後來大概發展成純裝飾用品了。

“馬鎧”最晚在三國已經出現,曹操就曾經感嘆自己是屌絲,全軍搜羅遍了只能找出不到十具馬鎧,而官二代富二代袁紹隨便一嘩啦就是三百具。您知道馬的體型比人要大得多,對吧?所以做“馬鎧”比做人的鎧甲還要燒錢。這種騎兵和戰馬都是全副武裝全身包裹的“重裝騎兵”,看上去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光靠嚇唬都能把老百姓嚇跑了,但是供養他們實在是太過沉重的負擔。隋末時“甲騎具裝”還算軍中的戰鬥主力,到唐初統一戰爭的時候,就基本被淘汰了,朝廷儀衛隊裏還留了十幾對這個兵種,但已經不再上戰場實用了。

那邊的客人您問啥?想知道唐軍的戰袍、鎧甲、軍旗是什麽顏色的?您是打電腦遊戲打習慣了吧,什麽鼠標一點紅黑兩軍開戰……人數幾萬、十幾萬的野戰部隊。想搞統一制服成本是很高的,以唐朝的生產力還達不到。所以唐軍的視覺顏色是——什麽色都有,當然,會盡量在一個小範圍內把旗幟顏色統一起來,講究點兒的話,還要按“五行方位”來安排顏色,中軍屬土打黃旗,南軍屬火打紅旗,西軍屬金打白旗,北軍屬水打黑旗,東軍屬木打綠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