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直不籠統的東西是刀不是劍,請先學會認兵器【兵器】

躊躇滿志打算投身軍旅大幹一場的您,準備好從基礎做起了嗎?什麽?您說您有過大學軍訓經歷,又看過無數篇啥啥網站上的白手起家一統天下軍事文章,區區唐朝軍隊應該難不倒您?呃,有這種念頭,您就等著吃苦受累被嘲笑吧。

別的不說,您先跟我進兵器倉庫瞅瞅。

看這櫃子裏滿滿當當一大束連柄帶鞘、通體長直的兵器,您認得這是啥不?可以拿起一把來看看,握住手柄,木鞘或皮鞘有一米多長,直不籠統毫無彎度弧度,您大概就脫口而出了:“龍泉寶劍!”

我就說你會鬧笑話嘛。把兵刃從鞘裏抽出來看看吧,一泓秋水似的亮晃晃鋼制長條,只有一邊是開刃的,另一邊比較厚,刃頭也不是尖錐狀,而是整體成一個鈍角。

這種一邊開刃的兵器,我們一般叫作“刀”,而“劍”是兩邊開刃、刃頭尖銳的那種。當然也有個別特例的“單刃劍”“雙刃刀”什麽的,那些我們先不用去管,只說唐朝最普遍的大路貨。

您擡眼看看這間大倉庫裏,目光所及之處,一捆捆一束束類似長度的隨身直鞘兵器,隨手抽些出來,幾乎全部都是刀,見不到什麽“寶劍”“神劍”。為啥?因為這裏是向軍隊配發的實戰型兵器庫,不是什麽文人貴族玩高雅的藏品庫。

在我們唐朝,軍隊裏裝備的武器,“刀”占了絕對份額,可以達到每人至少一把的普及率。而“劍”已經基本上退出實戰行列,淪為裝飾品和道士、舞者等特殊職業的工具了。

您說這個您不信?因為大量唐朝的詩文裏反復出現的還是“劍”這種有品位的武器,比如太宗李世民陛下就經常自誇“我提三尺劍平天下”什麽的,詩仙李白也自稱“十五學劍術,遍幹諸侯”“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還有“裴將軍舞劍”“公孫大娘劍器”,皇帝和高官大臣們穿正式禮服的時候也要佩帶“玉具劍”“金裝劍”之類,總之這種兵器的露面機會還是很多嘛。

是啊,確實很多。但您仔細看看,這些差不多都是禮儀裝飾、文人小資抒情言志以及藝術(和宗教)場合的事,表達的是一種文化現象,而沒多少人真正拿著劍來打架。唐朝人不傻,大都知道真打起來劍遠遠不如刀實用,所以在正經需要動手的時候,刀的出場率要比劍高得多。

“劍”這種優雅貴族化的兵器,在唐朝淪落到裝樣子的地位,是稍微悲催了點兒。不過它也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麽徒有其表華而不實,在西漢之前,人家確實曾經是軍隊大量裝備的實戰兵器之王呢。

當然劍也不是出現在信史裏的第一種實戰兵器“一哥”,在它之前,還有“戟”。

您還記得春秋戰國及以前的時期,軍隊作戰的主要方式是什麽嗎?對了,是“車戰”。所謂的“千乘之國”“萬乘之國”,就是以戰車數量來定義國力強弱。那時候戰士們站在車上相互隔空打架,所以最趁手好用的兵器,是杆子長、杆頭有勾拉刺殺利刃的“戟”。一輛車上同時載有幾名戰士,有人負責揮戟過去勾住對方戰車,其他人負責劈殺,分工合作。

後來隨著歷史發展進步,“車戰”這種笨重高耗能的方式漸漸退出舞台,各國軍隊都變成以步兵為主。短兵相接,長杆的戟也不合用了,跟戰車一起成為古董,這時候鋒利趁手的“劍”開始統治各國軍備庫,時間大致是從戰國到西漢中期。

為什麽是劍而不是刀呢?這兩種兵器的長短差不多呀?

那是因為西漢之前,冶鐵技術還不太發達成熟,鑄造武器的材料仍然是以青銅為主。青銅的特性是熔點低、堅硬、耐磨、耐腐蝕,但是韌度不好,比較脆弱容易折斷。

我給您找一把劍,您拔出來看看它的模樣:頭部尖利,兩邊開薄刃。如果對面來了敵人,最順手省力的用法是平推劍身去“刺穿”對方,讓對方流血致死。這種方法也讓劍不那麽容易被折斷,所以“青銅劍”這種兵器就很實用。

您再看看旁邊的刀:刃薄背厚,從力學角度講,適合舉起來當頭“劈砍”,往往一刀下去敵人立刻報銷掉,是比擊刺更有效率的戰法。但是“當頭劈下”的後果是容易把刀刃直接砍斷,所以在以青銅為主要原材料的時代,“青銅刀”報廢率太高,就不夠經濟實用了。

到了西漢中期,我國的冶鐵技術已經成熟,鐵刀鋼刀的韌度比青銅刀好得多,能夠承受住更大的壓力,成本也更低。而與造劍相比,造刀只用磨削一邊刃,對刃頭的鋒利度要求也降低了,加工簡單,又便宜又好用,何樂而不為?

同時,西漢以後,騎兵這一兵種也越來越重要。戰士們騎在馬上沖向敵人,沖量很大,格鬥時雙方交手的力量更強,對兵器的韌性要求也更高。這種情況下脆弱的劍就更加不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