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朝不戴冕,宮廷勁吹休閑風【朝會服裝】(第2/3頁)

您問為什麽?道理很簡單,這些禮服實在太煩瑣笨重不方便行動了,還全都是貴重好料子做的,全套十大幾件,怎麽也得有個幾十斤重,穿戴上就是活受罪。所以當時禦用畫家們給皇帝畫的“標準像”上,如果皇帝正穿著“袞冕”,那他的姿勢準是——雙臂伸開,一左一右兩個內侍扶架著,一松手就被壓倒在地狀。

除了元旦曬冕服,還有一個每年一度的重要大朝會,冬至。這天皇帝要曬另一套高端禮服——通天冠服。

通天冠,怎麽形容這種帽子呢?您可以想象一下現代古裝劇裏諸葛亮常戴的那頂冠帽,硬硬的,向後方斜上翹卷起,帽尾略舒展開,面上有一道道豎棱(梁)。唐朝皇帝戴的“通天冠”總的來說也是這樣,通體呈黑色,更高更多梁,前面有金色山形裝飾,也是用簪子穿過發髻和冠帽固定,另有纓帶系在下巴下面。

跟通天冠配套穿的禮服,就不是黑色外袍了,而以紅色為主,絳紗外袍,紅羅裙裳,絳紗蔽膝,黑舄鞋子。另外還有一堆中衣內衣配飾等。也是按書面規定,皇帝“冬至受朝賀、祭禮回來、跟群臣一起宴樂、行養老禮”都要穿戴通天冠服,但事實上大多時候皇帝肯在“冬至受朝賀”這一天委屈自己套一次這衣服就不錯。

除了冕服和通天冠服,皇帝的禮服還有緇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幘、白紗帽、平巾幘、白帢等種種名目,您還想聽下去嗎?不了?那就知道一下算了。

說了這麽多,您問皇帝平時上朝到底穿什麽?呃,這又是另一個復雜的問題……

別打了別打了,挺疼的。這也不怨我啊,唐朝皇帝一個比一個追求個性,本來上面這些按周禮復古出來的傳統禮服就夠繁復多樣了,他們居然還不滿意,以各種理由罷穿。第一個開歪風帶壞頭的就是太宗李世民陛下,他是青少年時代成天騎在馬上瘋跑,自由慣了,看那些配件一堆的寬袍大袖長裙子怎麽都不順眼,於是找借口自制了一種“翼善冠”,是一種不太大的硬質帽子,戴著比較方便,往頭上一套固定住就行。戴這種冠,穿一套白練布裙襦,他陛下就這麽上朝,連元旦、冬至,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會都這樣一身素白地混過去,冕服和通天冠服全部拒穿。

平時的日常朝會呢?他還是戴“翼善冠”,但是有時候連“白練裙襦”都嫌麻煩(“裙襦”還是長衣拖地的中原古制衣服),人家要穿便於騎馬的背心馬甲長褲,當時叫“袴褶”。

“袴褶”是南北朝大動亂時期流行起來的一種武官服裝,到唐初,尚武風氣還是很濃,無論是皇帝大臣還是普通士兵都很喜歡穿這種利索合體的束腰背心+肥腿長褲,所以官府也把它定為禮服,上朝的時候皇帝和文武大臣都可以穿戴。

不過幾十上百年以後,天下承平日久,“袴褶”漸漸不流行了。於是到了唐玄宗時期,三郎陛下恢復了元旦朝會穿袞冕服、冬至朝會穿通天冠服的規定。除此之外,他還是一身襆頭圓領袍的常服來出席其他朝會,於是您所習慣的“黃袍上朝”終於出現啦,因為天子的常服是以赭黃袍為主的。

這十四五種皇帝的禮服常服,已經看得您眼暈了嗎?別啊,下面還要說大臣們的衣服呢。您知道大臣們光禮服就有多少種嗎?

深吸口氣,告訴您——二十一種。

搭把手,您趕緊起來。別跑啊,客人您要是實在不願意聽我把這二十一種禮服一一念叨一遍,咱們就長話短說,只挑跟“上朝”有關的隨便講講。

作為唐朝的大臣,您決定今天朝會打扮的標準是:跟著領導風格走!

如果是冬至、元旦這樣的大朝會或者大祭祀,您所侍奉的這位天子會穿袞冕服、通天冠服或其他正式禮服,那麽您也至少穿上正式“朝服”吧。

大臣們無論幾品,正式的“朝服”全都是紅色外袍,黑領,黑袖邊,白色裙裳。五品以上配飾比較多,六、七、八、九品依品級減少劍、佩、綬、簪等。總之如果大家都穿朝服,宮殿裏就到處紅彤彤一片,看著倒是挺喜慶的。

如果您是在李世民陛下手下打工,今天這種朝會他一般都只戴“翼善冠”,穿“袴褶”,那您也緊跟天子的運動風格,戴上他特意賜給大臣的“進德冠”,自己也弄一身利落合體的背心束腰長褲裝。

至於您能穿的“袴褶”的顏色,朝廷也有明文規定:三品以上大官穿紫色,四品和五品官員穿紅色,六品和七品官員穿綠色,八品和九品官員穿深碧色。衣料等級也要隨品級而變化。

如果您穿越過去的時代更晚些,到了玄宗以後了,那麽皇帝上朝裹襆頭穿圓領袍,一身休閑裝,您這個當下屬的最好也別穿得太嚴肅隆重。跟皇帝一樣,頭上裹條黑紗布巾,身穿圓領袍,腰束革帶,腳穿靴子。當然,您穿的袍子顏色可千萬不能跟皇帝一樣,否則真有掉腦袋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