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上朝不戴冕,宮廷勁吹休閑風【朝會服裝】

繼續我們的穿越上朝之旅。

當您騎著馬來到皇宮門前,在指定地點下馬後,跟一群同樣等著上朝的官員同事們會合。天還沒大亮,光線朦朧幽暗,一時不大容易看清人臉,借此機會,建議您先認真打量打量同僚們的穿著,對照您自己,有沒有穿錯上朝的衣服行頭。

為什麽要謹慎小心到如此程度?因為官員上朝的衣裝也是禮儀要求的一個重要內容,而唐朝(以及所有朝代甚至包括現代)對於“不同場合要穿什麽樣的衣服”都有嚴格規定,穿錯穿亂了小則受人嘲笑,鬧大了還可能有生命危險呢!

您說啥?知道“上朝”是最嚴肅隆重的一種儀式,所以把家中衣櫃裏最煩瑣正式的衣服翻出來穿上不就得了?想得美,您以為“上朝”只是“一種”儀式?我國大部分古代王朝的“朝會”都至少分成常朝、朔望(每月初一、十五)朝、至正(冬至、元旦)朝三種,如果再加上經常跟朝會一起舉行的各種活動,比如祭天地、祭海嶽、祭社稷、祭百神、祭戰敗死鬼······臨軒冊命(站在正殿屋檐下封拜王公重臣)、接見外國外地使者、檢閱軍隊、過各種節日等,類型沒上百也有三五十種,而各種朝會活動要求穿著的禮服衣飾往往也各不相同。這些都明文記載在當時的禮儀資料裏,由“三省六部”之一的“禮部”統一掌握和考核。

您說從禮部搞一份“穿衣指南”,對照著每天換衣服就行?想得太簡單了,那些白紙黑字的記載是“明規則”,當時社會上官場裏還有另一種流行的“潛規則”,大家心照不宣地都不按官方規定穿衣服,而統一穿成另一種形式。帶頭這麽幹的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皇帝陛下。

我們先說皇帝上朝都穿啥吧。

在現代電視頻道播放的“古裝劇”裏,除了清朝服裝比較特殊以外,其他任何朝代,無論是什麽日子,只要一說“上朝”,皇帝大都是一身黃不啦唧、寬袍大袖的亮閃閃廉價化纖衣料,頭上頂個“冕”,也就是前後都有垂珠流蘇的高冠,往大殿高位上一坐,開始聽台階下奸臣和忠臣吵架。這一幕,至少在唐朝,您其實是不可能看見的。

為什麽呢?因為唐朝皇帝的十四種禮服裏,根本沒有“黃袍+冕”這種組合。哪位天子敢穿成這樣出來見人,打個比方,就好像現代國家領導人頭上頂個英式高禮帽,上身穿件圓領花T恤,下面套條牛仔大褲衩,腳上再來一雙塑料拖鞋,真能把人給活活笑死。

“黃袍”和“冕”這兩種穿戴,唐朝皇帝確實都往身上招呼過,但它們屬於不同的系統,不應該同時出現。簡單地說,“冕”是屬於正式禮服體系的。“黃袍”是常服休閑裝。

就連“冕”這種冠帽本身,也是一種很復雜的東西。大家可能覺得“冕”就是一種束在頭頂上的長方形硬板,前後都有垂珠串(叫“旒”),但其實禮儀制度裏等級最高的“大裘冕”,卻是前後都沒垂串的一塊光禿禿板子。而其他幾種:袞冕、鷩冕、毳冕、冕、玄冕,板子前面垂的珠串分別有十二旒、八旒、七旒、六旒、五旒,禮制規定穿戴的場合都各不相同,坑爹吧?

可是,冠冕的變化還是這些禮服裏最容易弄懂的部分呢,因為它們的差別也就是垂旒數量不同,別的都大致一樣:冕板的表面是黑色,裏面是淺紅色,用一支飾金的玉簪穿過去固定在裏面發髻上。另有一組帶子(纓)從冠上穿出來,系在下巴下面打個結,同樣起固定作用。還有一組耳塞(黈纊)垂下來擋在耳洞旁邊,防備大臣進諫時吼得太大聲把皇帝震聾……呃,這是說笑話,其實這是和“垂旒”一起提醒皇帝“別看得太清楚,別聽得太明白”,因為“水至清則無魚”,做天子的最好“無為而治”。

皇帝配著這幾種“冕”而穿的禮服,在您這個外行看來,可以概括為:黑色大袖外袍,紅黃色系下裙,有些地方露出白色的中衣。外袍和下裙上都有繁復華麗的花紋裝飾,另外還有一大堆配飾如劍、佩、綬、鞶帶、大帶、蔽膝等,就不詳細說了。跟冕服配套的鞋子叫“舄”,可以理解為一種淺幫的重木底鞋,跟唐人平時常穿的靴子不同。

理論上,皇帝祀天地、登基、祭太廟、舉行成年禮、納皇後、元旦(農歷新年)受朝賀、冊拜王公、祭海嶽、祭社稷、饗先農、祭百神都應該穿各種冕服,不過實際上嘛······

實際上,大裘冕、鷩冕、毳冕、冕、玄冕這幾種,唐朝皇帝基本上誰都沒穿過,做出來純粹當擺設的。只有垂十二旒的“袞冕”他們還真正穿一穿,每年就折騰一次,元旦朝會這天應觀眾要求穿出來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