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自己的書房了!不過房裏沒有線裝書!【中古書籍】(第3/3頁)

對啦,您可以再看看自己書房裏的典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唐朝手抄書的行業特別發達,無論是官府組織的,商人書坊雇傭的還是私家寫本,社會上有一大批“傭書人”“抄書手”專門從事這個行業,從側面也反映了穩定富足的社會中文化事業飛速發展、對書籍的需求量不斷擴大。但是抄書行業再怎麽發達,依靠手抄來復制傳播的書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於是印刷術也就悄悄地萌芽並傳播開了。

我國是最早發明雕版印刷術的國家,但是具體的發明時間則有多種說法,目前比較穩妥的是說隋唐之交時期,從文物來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間就肯定已經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間流傳了。

雕版印刷,版面大小固定,印出來的紙張整齊劃一,一張一張地裝訂成“冊頁式”就成了既有效率又方便閱讀的必然選擇,這個您能理解吧。不過讓唐朝穿越者比較郁悶的一件事是,雖然雕版印刷術在初唐就已經出現,但在整個唐朝近三百年,都沒得到上層社會和統治者的重視。那些官員貴族的慣性思維都是“如何讓手抄書更精確、更美觀”,而雕版印刷出的東西在他們看來是粗陋不入流的玩意兒,只能印一些佛經、咒帖、日歷等俗貨,“哄騙沒文化的老百姓”。

一直到宋代,用雕版印刷書籍才算步入正軌,被全社會廣泛接受。隨之而來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冊頁書”全面取代“卷軸書”。所以直到今天,如果有文物販子要推銷精品古書,也只敢說是“宋版書”,稍有常識的都不敢說那些線裝翻頁的冊子是“唐版書”“漢版書”。無知無畏到這種程度的文化產業工作者,也只有那些不學無術的影視劇道具負責人和一些古代小說寫手了。

本篇主要參考資料&深度了解推薦:

肖占鵬編,李廣欣譯.唐代編輯出版史.南京: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李明君.歷代書籍裝幀藝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注34:引自《唐六典》卷九《中書省集賢院史館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