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自己的書房了!不過房裏沒有線裝書!【中古書籍】

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個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啟蒙教育以後,很快表現出不錯的讀書天賦,這讓您的家長也很高興。一咬牙一跺腳,父母決心下血本培養您讀書考科舉將來去做官,於是在各個方面都為您創造著良好的學習環境。比如某一天,家裏通知你,專門騰出了一間清靜屋子給你作為“書房”,已經布置完畢,以後你可以安安靜靜地在那裏寫字念書誦習典籍了。

您高高興興地跟著仆人走到書房前,推門進去,滿以為能看到書案上擺好的筆墨紙硯香爐花瓶,書架上排列整齊的大量線裝書冊,沒準兒還有紅顏知己磨墨鋪紙、清秀小婢紅袖添香……這種對於風雅文人生活的想象,很可能在您第一眼看到那大堆“書籍”的時候,就一下子破滅了。

家裏為您準備的書房裏,到處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軸軸、一柱柱類似於考試卷子的東西。一踏進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幾年,沒日沒夜瘋狂地做模擬題的苦逼日子裏。而且環顧整間房,連一本長得像您預想中的“書”那樣子的東西都看不見——這不但是要考試,還是閉卷考不讓抄書呢!頭皮發緊要炸毛了吧?

拍肩,放輕松,別妄想過度。這房間滿堆的圓柱體紙卷就是唐朝的“書”啦,不信您取過一卷來展開看看,上面寫的都是“五經正義”等知識內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題。至於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裝劇”裏從大禹治水到溥儀退位四千多年間持續出現一成不變的那種“線裝書”,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見的。

您失望了嗎?還想著輕輕開啟紙匣,優雅地取出一冊麻線裝訂的藍皮書,矜持地翻開薄薄的泛黃的紙頁,凝神誦讀紙上那些從右至左豎印在朱絲欄裏的墨字,嗅著滿頁書香,不時呷一口清茶,魂遊宇內,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書頁”這種樂趣您在唐朝很難享受到,改成“卷書軸”比較可行。

您問為什麽唐朝沒有“線裝書”?那咱們得從頭說起了。來來,書案後面有坐墊,還有可供倚靠的“憑幾”,您不妨盤腿坐下來,聽我慢慢講。

我國最早的書籍是什麽樣子呢?您肯定知道“甲骨文”吧,那些是刻在龜殼或者動物骨頭上的,算是最早的漢字書。之後是“金文”,一個個鑄刻著文字的青銅金屬器具有了書籍的屬性。差不多同時“簡牘”也出現了,是用竹子或者木頭削成的薄片,窄的叫“簡”,寬一些的叫“牘”,文字就寫在這些竹片木片上,然後用皮繩串聯起來,讀的時候展開,讀完了卷起捆上放好。這種一卷一卷的“簡牘”是南北朝造紙術大規模應用之前,我國最普遍常見的書籍。

與簡牘並行的還有一種“帛書”,把字寫在平展吸濕的布帛上,重量比竹木要輕得多,攜帶方便,但是布帛也比竹木貴得多,所以只有重要的、有保存價值的文字或圖畫才會做成“帛書”,日常應用性文書大部分還是寫在簡牘上。

霹靂一聲震天響,漢朝有了造紙場。

我們都在課本上學過,東漢蔡倫造紙,但其實蔡公公只是“改進”了造紙術,從出土文物來看,西漢武帝年間就已經有“紙”這種東西了,不過產量少、質量差、使用不普遍。後來造紙術穩定地發展進步,但舊的習慣並不容易改變,一直到南北朝時期,竹木簡牘的書籍還在社會上廣泛流行著,被轟下台鞠躬謝幕要到隋唐時代了。而且就算到了唐以後直至清朝,雖然一般性書籍都是紙質的了,但特別嚴肅隆重的場合,比如皇帝皇後即位、冊封、下葬、祭天等,仍然還用玉或金做的簡牘來寫字,這也是當時人“崇古”心理的一種反映吧。

竹木簡以“卷軸”形式存放,是受制於材料本身“零散串聯”的特性。而等大家都習慣於書籍的這種存在形式以後,雖然竹木片換成了紙張,人們仍然還是按老規矩把紙卷起來存放,這就是您穿越到唐朝以後,所能見的這些“卷軸式”書籍了。

現在我們拿出一卷書來仔細看看吧。您身邊的書架上,有一束束平著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裝書的布袋,袋口開著,露出五支或者十支書軸。這種專門裝書的袋子叫“帙”,形容書籍多的成語“卷帙浩繁”到現在還很常用哦。

露出袋口的書軸上,吊系著標簽,您拈起一個標簽來看,入手沉甸甸的,據說皇室藏書裏有很多標簽是用象牙做的呢——標簽上寫著“尚書正義 卷四”,這是標明這一卷書的內容和次序。因為卷軸書打開查看比較麻煩,也容易弄壞紙面,所以為了便於快速查找書籍內容,在書軸頭上系簽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把這卷書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層粘裱著布帛或硬紙,這個叫“褾”,作用類似於我們給課本包上的書皮,既能保護書籍也能裝飾外觀、彰顯個性。書皮外沿還要連上一條絲帶,用來把整卷書捆縛住,以防止紙張隨便散開損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