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認識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寶······粥?【筆墨紙硯等】

繼續在您的新書房裏晃悠。所謂“書房”,跟純粹的“藏書室”不一樣,裏面除了大量書籍以外,還要有一些能供主人閱讀、寫畫的空間和器具,也就是桌椅書架筆墨紙硯這些,我們也要認識一下,免得鬧太多笑話。

您又說了,這也太看不起人了,桌椅筆墨還能不認識?別誇口,就算您是我們唐穿團的忠實老顧客,知道在唐朝“桌子、椅子”可能還不常見,能接受矮書案、低坐床這類家具,別的小文房器具您可能還真不熟悉。

比如一說到“筆”吧,您大概直接就往書案上望過去,去找那種插在圓柱形“筆筒”裏的幾支十幾支毛筆了。這個,您還真看不到,因為唐朝的“筆筒”跟您從古裝劇裏得來的概念相差很多,那種專門用來容納大量毛筆豎插進去的“筆筒”,要到明清才普遍出現。

唐朝人說的“筆筒”,或者叫“筆套”,是一截很短很細的長圓筒,大部分是竹子做的,裏面只能塞進去一支毛筆,最多兩支就擠爆了。這種東西您可以想象成現代的隨身裝筷筒,對裏面的毛筆起到保護、保潔作用並且便於攜帶。

您說這桌面上不是明明立著一個木刻的圓筒嘛,跟後來的筆筒長得還挺像,難道不是用來插筆的?嚴肅地答,不是,那個叫“詩筒”。風雅的唐朝文人們平時有了靈感佳句以後,隨手在紙頭上記下來,投入到這個“詩筒”裏,等有時間了再來整理。您要往裏面投筆,可就成處處鬧笑話的傖俗村夫啦。

既然沒有大筆筒,唐朝的毛筆是怎麽放在桌面上的呢?難道就隨手一扔?那當然也不是,唐朝書案上有各種名為筆床、筆船、筆格、筆架、筆山······之類的文具,形式還是很多樣化的,我們只說兩種最常見,最有可能出現在您這個普通學生書案上的儲筆器。

一種叫“筆格”,猛一看像是交警們用來分隔馬路車道的那種“柵欄”,只不過要小得多。大部分是竹木條做的,上下兩三層橫欄,中間開孔供插筆,兩邊的豎條和下腳把整座“筆格”固定住。往橫欄孔裏插筆的時候,記得要筆尖向上,別讓柔軟貴重的毫毛沾地或者被順著流下來的水漚爛掉。

另一種叫“筆山”,這個很多現代書法愛好者還在用。案頭放置一座成山形的陶瓷根雕等擺件,把毛筆也是頭朝上地斜擱在山坳處。這種器具晚唐已經出現,宋以後大大流傳開直到今天。

至於毛筆本身,倒是跟今天的模樣基本相同了。現代我們說到傳統的“文房四寶”,很多人都知道“湖筆、徽墨、宣紙、端硯”,但是在唐宋,最受追捧的卻是“宣筆”,即宣州(今安徽涇縣)出產的毛筆。

再度有請一直支持我們唐朝穿越事業,不,唐代風俗史研究考據事業的大詩人白居易出場,讓他給大家介紹一下宣州的《紫毫筆》:“紫毫筆,尖如錐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飲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一毫。毫雖輕,功甚重。管勒工名充歲貢,君兮臣兮勿輕用。······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

在這些“價如金貴”的宣城紫毫筆中,占據了頂尖奢侈品位置的是“諸葛筆”。據說這是一個世代把持制筆技術的大家族,東晉王羲之、唐柳公權等大書法家都曾向諸葛氏寫過“求筆帖”求筆。到了宋代,“諸葛筆”更是被炒作得神乎其神,黃山谷《謝送宣城筆》詩雲“宣城變樣蹲雞距,諸葛名家捋鼠須,一束喜從公處得,千金求買市中無”,成了“有錢也買不到”的特供品呢。

順便說,看到白大詩人形容毛筆“尖如錐利如刀”,您會不會覺得有點奇怪?這可是軟軟的毛刷,又不是鋼筆簽字筆,怎麽會是又尖又硬的樣子?哈,其實跟我們現代人印象中那種又長又粗又蓬松的毛筆頭相比,唐朝人最普遍使用的筆鋒還真是比較短、比較尖和硬,因為他們“寫毛筆字”的姿勢跟後世差別很大。

唐朝以前,由於書案矮又要求人們寫字時坐直腰,大家很少把簡牘和紙平鋪在桌面上寫字,而是左手把紙拿起來,懸空卷成一束,右手執筆,懸腕懸肘,在紙面上淩空書寫,右手一邊寫,左手一邊轉動紙卷。這個姿勢使得上半身沒有可憑倚借力的地方,很考驗臂力和腕力,筆鋒短硬,活動半徑小,會比較省勁些。這樣寫出來的字也一般很小而且端正,後來隨著高足家具的普及,寫字姿勢的改變,筆鋒加長加軟,那種縱橫飄逸的行草大字才更加流行開。

看完了筆和筆容器,我們再來找找墨和硯台。

作為一個還在讀書的普通學生,您最好別指望書桌上能擺什麽造型奇特、花紋繁復精致的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甚至可能連成條成塊的墨錠也不給您用。市面上能買到的平價墨,往往呈粉末狀或者碎片絲縷狀,黑乎乎的一堆往硯台上一倒,自己磨吧。